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媒体价值评估(媒体价值观)

导读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业务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产生的商业价值也得到了业务部门的认可,数据分析、商业分析及数据价值在企业也逐步的纳入企业战略中,各业务部门不断提出五花八门的数据需求,为了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以及提升交付效率,企业开始将数据能力产品化。不论是企业、部门还是产品经理都会关注数据产品的价值到底有多少,是否值得投入,本文主要分享数据产品涉及的使用场景和价值评估方法。

全文目录如下:

1. 为什么需要评估数据产品的价值

2. 数据产品场景和价值评估体系

3. 提升数据产品价值的一些方式


分享嘉宾|李泽亚 资深数据产品经理

编辑整理|梁伟 河北工业大学

出品社区|DataFun


01

为什么需要评估数据产品的价值

1. 数据产品的价值评估 - 产品阶段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论是负责公司内部平台,还是 ToB 的产品,中间都会涉及很多节点需要说明产品或产品功能的价值。但在各个阶段的目的并不完全一样,产品规划立项时,需要说明产品支持的用户场景,对应价值以及产品的 milestone;产品研发上线过程中,需要评估功能价值,调整排期并汇报进度;推广迭代时,需要收集数据支持迭代、推广方向等决策;功能维护阶段,也需要结合功能场景的价值,当前产品的架构,评估是否继续维护,或是全新改版。

2. 数据产品的价值评估 - 评估目的和方法

  • 汇报同步:结合产品定位和阶段,系统评估产品价值(产出、效果、成本、沉淀等),通过汇报和同步,得到领导和团队的认同和支持;
  • 场景发现:收集并分析用户需求场景,评估满足需求可带来的价值,通过拆解合并子需求,提炼高价值功能,给产品清晰的定位和功能描述;
  • 功能排期:首先分析功能价值和投入成本,然后结合当前产品阶段的策略,与用户及合作方沟通,确定功能排期;
  • 运营推广:一方面推广时会面向不同用户群体提供解决方案,阐述产品价值,以使用户更好的理解和使用产品;另一方面就是从运营数据本身进行分析,了解目标用户覆盖情况,辅助推广策略制定;
  • 产品合作:基于前序阶段积累的价值评估体系,分析有可能的合作方和合作价值,寻求与企业内外其他数据、业务、系统团队的合作机会。

--

02

数据产品场景和价值评估体系

当我们更清晰的认知到,评估产品价值这件事本身的目的和价值后,那么接下来就是,怎样更高效的完成产品价值评估。这里也分享一些系统性的思考,给大家参考。

1. 数据产品的价值来源 – 与企业价值来源保持一致

在我们聊数据产品前,先退后一步,看一看这个数字化的大浪潮。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相对数据产品,更大的课题。大部分的数据产品,是企业数字化的一部分,与数字化转型目标一致,就是为企业带来更多价值。

  • 数字化时代:首先,我们说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程度上领军的是高新科技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生产或业务流程,原生就是基于数字化的设备生长的。比如芯片制造是通过自动化的设备完成,一些互联网公司通过网络渠道高效触达和服务用户,这些过程中会收集到大量数据,也有很多数据应用,把业务流程数字化,发挥数据价值,有些企业,还会为传统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 数字化方向:进一步看,数字化方向第一是生产或业务流程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第二是提升客户服务和体验,为客户提供数据增值服务,提升满意度;第三是为组织形成数据文化,辅助业务决策。
  • 技术基建:实现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技术基建,需要技术人才,在这个基础上去建设数字化应用,以及更广泛的数字化人才培养。
  • 数字化应用:总体来说,是将一些以往依赖人去管理操作的,生产/业务流程、客户/合作伙伴服务流程、组织内部管理流程自动化,或者辅助员工更高效的完成相关的工作。
  • 数据产品:最典型的场景就是数据管理和应用,属于数字化应用的范畴之内,但实际上数据产品场景还有很多,一方面是偏业务赋能,一方面是提升效率。

总结起来,这些数字化方向,对于我们去做高价值的数据产品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评估数据产品价值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直接或间接地,在这些方向帮助企业获得价值;另一方面,这些方向背后的业务知识,也是数据产品的输入,要去更多的学习和理解。

2. 数据产品价值评估体系 – DBA 评估框架和场景方向

分析数据产品价值的源头,对我们构建评估体系很重要,接下来跟大家分享我最近梳理的一个评估框架,从三个角度出发去评估,可简写为 DBA。

(1)数据应用价值:覆盖数据处理和应用流程。

  • 效率提升方面,体现在整个数据加工服务链条上,包括数据检索探查、数据开发运维、数据分析洞察和数据服务支持,例如过去需要业务方提分析需求,等待技术团队完成,而通过数据产品,业务方可以自助查询和分析;
  • 成本优化方面,一方面效率提升、数据驱动业务增长,可以折合为成本优化,一方面通过数据治理工具和推进,可直接减少计算和存储资源浪费,减少重复性的开发,直接节省成本;
  • 质量提升方面,一方面是数据开发程序的正确率和时效性,另一方面就是数据规范及数据口径的统一。

(2)业务价值:广义的业务,数据产品应尽可能覆盖到企业商业模式的各个业务环节中,包括客户关系维护。

  • 业务增长方面,首先是业务和业务策略效果的评估与沉淀,辅助业务部门了解业务现状,制定有效的增长策略;另外,可以通过数据和算法直接影响业务流程,提升业务效率效果,或是提供一些预测,业务策略建议;
  • 成本优化方面,基于实际业务类型,可提供各类成本优化建议,例如可建设数据产品直观体现库存周转情况,提供优化建议;可通过分析各获客渠道的质量,提升 ROI;可以预测未来业务所需人力,提前做好储备计划;
  • 效能提升方面,可基于业务部门需要,实现数据分析自动化、运营自动化、自动监控和预警,降低业务方使用数据的门槛,减少他们在获取和使用数据上花费的时间精力。

(3)管理价值: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支持,但相对来说较难量化。

  • 管理规范方面,可辅助企业目标管理,利用数据产品将目标拆解体系化呈现,直观体现目标完成情况;也可设置奖惩等管理规则,并实现规则自动化落地和追踪;
  • 决策支持方面,通过数据分析产品辅助管理决策或者发现商业机会,例如通过分析业务上下游供销关系,直观体现公司所处位置和可能的机会;
  • 价值沉淀方面,可以进行知识管理,沉淀业务经验、运营策略等,方便新人快速学习和融入,对于企业来说存在中长期价值。

3. 数据产品价值评估体系 – 量化评估方法

虽然产品价值没有绝对量化标准,但我们可以用一些量化指标,衡量价值的相对提升,保持正确航向。另外需要注意,在考虑量化指标体系前,首先要考虑数据产品场景的多样性,即一个数据产品的价值,可能来自评估框架中的多个分支场景。

(这里主要讨论应用价值,即应用数据产品为企业或使用者总体带来的价值,非商业数据产品售卖的价值或估值,这会有另外一些评估方法,不在本次分享范畴中。)

  • 产品成本:如果是公司自研产品,则为产研、运维、推广过程中的人力、硬件、渠道成本等;如果是采购产品,就是投入时间精力、采购和二次开发成本。成本的量化,除了估算货币价值,也可以估算人力成本,比如人数、人月、人日;总的思路是,根据产品本身的场景定位,找到一些与产品价值对应的量化单位
  • UseCase 的价值:UseCase 价值总和的量化,有两个点可以考虑:

① 一个产品可能覆盖多种场景,且这些场景需要不同的量化公式。

② 对于不方便直接量化的,可参考财务领域中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做一些价值转化。

(1)常用量化方式

  • 用量驱动:使用产品的用户越多,使用频率越高,价值就越高。
  • 业务量驱动:针对的是与业务绑定较深的数据产品,即使覆盖的用户量不是特别大,但是用户通过使用产品产生的业务收益较高,那么该产品就具有较高的价值。
  • 数据量驱动:通过产品使用产出、优化的数据量越大,产品价值越高,例如数据治理,数据标注平台场景。

(2)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 市场价值法:如果我们的产品与一些有市场价值的资源有关联,且产品使用对这些资源有影响,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例如可以节省的一些硬件服务费用。
  • 收益法:在我们评估产品带来的业务价值时可以参考,例如可以和业务约定一个占比,在使用产品期间带来的业务收益或增益中,取一定比例作为产品的业务价值。
  • 成本法:在我们评估产品带来的效率、效能提升方面的价值时,可以参考。不论是数据应用、业务开展还是组织管理上,如果我们的产品,相对已有的产品工具、工作方式,有效率提升,也可以转化为成本下降。

(3)量化公式示例

 

--

03

提升数据产品价值的一些方式

1. 提升关键指标

对于已有产品,结合前面的量化评估公式,围绕那些可变的数字,设计指标体系,并提升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提升用量、业务量、数据量等);以提升用量为例,我们需要更细致的指标拆解,更深入的分析:

  • 目标用户覆盖:明确目标用户范围和数量,并通过用户来源和属性等维度进行分布分析。了解了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的覆盖情况后,精准触达和吸引用户,有针对性的加强推广。
  • 用户活跃和使用:除了需要分析活跃用户数外,用户的留存情况、功能的使用频率等也需要分析,最重要的是挖掘出有效用户及重度使用用户或忠诚用户。一方面更好的服务他们,一方面了解了这些深度用户的特征,通过特征分析去识别同类用户,才可能获得更多的用户,降低获客成本。
  •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相关的指标体系有很多,NPS,CSAT,SUS,HEART,国内常用是 NPS(净推荐指数),NPS 为 0-10 分,按分段综合统计用户数,得到综合指数衡量体验。除了收集和分析用户的综合评价数据,也要针对功能收集反馈。

2. 找到高价值方向

高价值产品方向,从企业需求出发会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是:更通用、更高效、更智能。

  • 数据应用:通用、高效角度,例如开发通用型数据采集、开发和分析工具;智能角度,可考虑智能洞察,增强分析,自动化完成分析,选择最需要用户关注的数据结论。总体来说,减少重复开发和增强分析能力,将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论产品化,可以让更多用户自助地进行一些分析,即使用户本身不具备专业的数据技能,也能很好的理解数据。
  • 业务联动:对于业务上来说,尽可能将数据产品与各业务系统进行联动,数据产品价值可以直接体现在业务核心的价值上,在企业的数字化战略中,明确各类产品和产品联动的策略。
  • 人员联动:例如将线下的经验、数据同步到线上,统一管理和同步,如企业有员工目标管理系统,也可以做一些联动,将企业员工、平台、渠道联通,发挥更大的协同价值。

3. 优化产研资源投入

从整体产品体系的角度评估价值,在多个产品并行开发的过程中,对于阶段性成熟或瓶颈产品适时结项,考虑产品功能价值,安排各个产品产研资源投入。

--

04

问答环节

Q1:方便介绍一下 ToB 数据产品的价值是怎么量化的吗?

A1:对于 ToB 产品来说需要考虑市场定价和估值,是另一个大话题,比如从用户角度来说,需要分析付费率和续费率,得出一个亏损盈利点。

Q2:方便介绍一下企业自建数据产品与采购 SaaS 产品的对比吗?

A2:需要从前面的量化示例公式上看,两个方案的成本和价值不同,需要综合评估。从成本上分析,企业自研产品,需要考虑产品调研、功能设计及产研投入的人力成本,采购产品主要就是采购价格成本。从实际使用价值分析,企业自研产品的优势是更了解企业内部需求,有时外部采购产品功能非常强大,但实际不会应用某些功能。但是偏开发和分析类产品,如果有符合业务需求的,外部采购产品也不错,首先自研除了开发成本,运维也会耗费较高的人力财力,其次有的复杂功能开发起来周期过长,影响业务使用和开展。例如数据可视化的个性需求,如果从 0 到 1 开发的话,即使有开源的资料可以参考,满足全部个性化需求,周期还是比较长的。

Q3:数据算法的价值和目标设定数据算法的价值。

A3:数据算法的价值,如果能有条件进行 AB 实验对比的话,会更客观。目标设定也可以根据 AB 实验的结果去调整,如果是做这种对比的话,Baseline 就很清晰,当然还需要从 AB 的统计学的角度去分析是不是一个显著性的结果,这样会更有说服力。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嘉宾|

李泽亚|资深数据产品经理

密歇根州立大学统计学硕士,多年互联网行业数据产品、数据分析经验,曾负责企业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开发、数据治理平台的产品设计落地,心系用户的数据人,持续探索和挑战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应用解决方案。


|《数据智能知识地图》下载|

上下滑动⬆️⬇️,查看《数据智能知识地图》数据湖模块,完整版请关注公众号“大话数智下载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并快速下载:


|DataFun新媒体矩阵|


|关于DataFun|

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分享与交流。发起于2017年,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举办超过100+线下和100+线上沙龙、论坛及峰会,已邀请超过2000位专家和学者参与分享。其公众号 DataFunTalk 累计生产原创文章900+,百万+阅读,16万+精准粉丝。

 

 

 

从2014年起,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小新)联合清华大学新闻研究中心、清博指数、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经济网、《中国企业家》杂志发布中央企业新媒体传播指数榜。该指数榜融合了微信、微博、短视频(抖音、快手、视频号)、移动客户端(头条)、知识分享(知乎)等平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98家中央企业新媒体平台账号的数据表现为统计基准,以期全面评测中国企业、中央企业媒体融合传播的全网影响力与宣传价值。

 

样本:聚焦中国企业500强和98户中央企业

 

该榜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98家中央企业为标本进行研究,推出主榜和副榜。

 

指数榜收集、分析了2023年1月1日-1月31日期间500强企业各新媒体平台账号、一级央企各新媒体平台账号已开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基础数据。

 

通过大数据媒体实时监测技术进行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头条、知乎

 

1月份

中国企业500强,新媒体传播哪家强

 

1月份获得中国企业新媒体指数榜前10名的企业分别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月份中央企业新媒体指数榜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列前十。

 

1月中央企业新媒体指数榜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点击下方查看完整榜单)

 

Tips

此次统计难免挂一漏万,相信还有一些小新不知道的、做得非常棒的一级账号!这是一份开放式的榜单,欢迎更多的企业新媒体账号申报加入。请在文章下方留言,把相关新媒体账号及所属企业告诉小新,小新会帮您进行添加的~

 

在评估标准方面,清华大学新闻研究中心团队和清博指数团队多次协商、论证,基于对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短视频(包含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智能分发客户端(今日头条)、知识分享(知乎)等平台推送内容的传播度、覆盖度及账号的成熟度及影响力的考察,提出一整套算法、公式,确保榜单的客观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指数模型说明

 

综合企业建议,基于开放透明、公正客观、可操作性等原则,拟对中国企业500强新媒体指数榜、中央企业(一级)新媒体指数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迭代:

 

1. 统计情况:

文章发布时段: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

数据收集时间:2023年2月10日

 

2. 鉴于企业新媒体在传播受众、信息服务、用户交互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在通用版新媒体指数基础上,进行定制化评估模型的开发,针对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央企业(一级)推出新媒体指数榜,具体指标及各平台占比如下:

新媒体指数=微信传播指数28%+微博传播指数28%+短视频传播指数28%(抖音号传播指数10%+快手号传播指数10%+微信视频号传播指数8%)+头条号传播指数14%+知乎传播指数2%

 

3. 微信传播指数方面,基于账号的阅读数、点赞数、在看数、主流媒体转发数及发布篇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微博传播指数方面,基于账号的发博数、转发数、评论数、点赞数、主流媒体转发数及粉丝增幅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抖音号传播指数方面,基于作品数、评论数、点赞数、分享数及粉丝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快手号传播指数方面,基于发文数、播放量、点赞数、评论数、粉丝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微信视频号传播指数方面,基于作品数、点赞数及评论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头条号传播指数方面,基于阅读数和评论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知乎传播指数方面,根据访问数和点赞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以上基础数据均来源于各平台公开数据。

 

4. 月度榜单发布时,对央企优秀新媒体月度优秀传播案例进行提炼和分析,总结运营和传播经验,以形成示范效应。

 

 

———— / END / ————

 

责任编辑|郎 媛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徐晨亮

让读者与文本重建关联

何 平:你为什么选择离开《小说月报》到《中华文学选刊》工作?

徐晨亮:2018年3月我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之前,曾在《小说月报》杂志工作过10年。这两本杂志都是专业文艺出版社办的选刊,有很多相似之处。差别主要在于,《小说月报》创办近40年,早已形成明确定位,身在其中,连续10年月复一月地选稿发刊,难免有职业性的倦怠和磨损,也会让人对自己的审美判断产生怀疑:读者究竟是认可编辑的眼光,还是出于对杂志既有品牌的信任?而《中华文学选刊》1993年创刊时,已有多家为读者所认可的选刊,20多年来它又一直没有形成特别稳定、鲜明的特色,故而在业界与读者中的影响力无法与《小说月报》相比。但作为一本综合性文学选刊,它所提供的空间和可能性是极为丰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领导也一直期望将《中华文学选刊》与《当代》等刊打造成品牌文学期刊方阵,集聚作者资源、展现专业实力的平台。我选择接受这个挑战,把它当成一次职业生涯的重新出发。

何 平:你觉得文学选刊和原创文学期刊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徐晨亮:从国内文学期刊总体格局来看,绝大多数作协文联系统主办的文学期刊和社办刊,因客观条件所限,无法依赖市场发行生存,主要立足于业内标准,如选载率与各类奖项,建立自身的评价尺度;而选刊则不能完全将视野局限于文学圈内部,必须要在业内与普通读者之间扮演桥梁。除了关注创作潮流,也需要研究社会上的阅读行为与阅读场景的变化。作家可以只为了理想读者写作,但文学选刊则要设法吸引非理想读者,帮助他们进阶为理想读者,这样才能重建文学与读者、文学与外部世界的鲜活关联,以及更为健康的整体文学生态。

何 平:在《小说月报》期间,你是感觉到读者构成和阅读趣味的变化,才开设“开放叙事”吗?

徐晨亮:大约在2010年前后,《小说月报》发行量从高点回落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积累的老读者由于精力下降而自然流失,而年轻一代读者又未能及时补充,所以当时的主编指示我多关注年轻作家,并尝试利用互联网增加传播途径,吸引年轻人的关注。2014年接任执行主编后,我把之前几年的实践总结为“内核稳固,边界开放”:内核稳固,方不至随波逐流,边界开放,所以能不拘一格,向充满可能性的外部开放。2015年开设“开放叙事”栏目,推介过各类跨界性、探索性的文本,还做过科幻文学、网络文学、“90后”、新海外作家等一系列专题。但落脚点仍是发现读者与文本重新建立关联的可能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文学期刊不能把自己变为“期刊文学”的自留地,很多“期刊文学”圈子之外的作者,其写作往往更切近文学的本源;另一方面,我也感受到小说这一文体自身的限制,以及目前仍以小说为中心的文类秩序内部存在的问题。

“撷英采华”的选刊定位

何 平:我发现从2018年开始,《中华文学选刊》开始打破传统的小说、散文、诗歌三个文体大类,在栏目上做了一些更细的划分。

徐晨亮:在1993年《中华文学选刊》创刊号上,有冯牧先生一段寄语:“求真求深,宜精宜新,曲高和众,异彩纷呈。”其实后来者探索的方向都已浓缩其中,具体要做的只是充分研究目前的文学创作格局和读者阅读取向,让这本刊物达到应有的格局和高度。《中华文学选刊》曾有很长时间维持一部长篇、两部中篇、三部短篇加上名家散文、诗歌的格局。2017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将选刊编辑部与《当代》编辑部合并,为了避免与《当代·长篇小说选刊》重复,重新调整了《中华文学选刊》的栏目,取消长篇,设置了“主编阅读”“实力阅读”“作家记事”以及推介新锐作者的“锐阅读”、关注科幻等类型文学的“潮阅读”、选载海外华语文学的“八方阅读”等栏目。这样的栏目划分背后代表了一种打破传统文类划分,更具全局性与前瞻性的“大文学”理念。就任执行主编后,我又与社领导及编辑团队反复讨论,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跨越文体、类型、媒介、代际、地域的综合性文学选刊,从生长中的现场发现当代汉语写作的高度与活力”这一新定位。

何 平:选择“跨界”“越境”的办刊思路,你是否认为这是当下写作的新趋势,这样做是一种顺势而为?

徐晨亮:确实是顺势而为,不但是顺应当下写作的新趋势,也是顺应文学传播和阅读的趋势。“跨界”的前提,恰恰是承认界线的存在。目前的整体文学生态中,传统文学期刊与广义的文学出版、大众媒体、网络媒体之间,正逐渐显露出种种判断标准的分歧。有人做过统计,近几年文学期刊主导的文学排行榜与各类媒体榜单、畅销书榜单上重合的作者很少,可以说是“多种关于当下文学的想象并存”。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同仁在努力打破不同“生态圈”彼此隔绝的态势,尝试写作与传播形态上的跨界融合。作为综合性文学刊物,《中华文学选刊》自然要与之呼应。一年多来,除了文学期刊上的新人新作,“花城关注”、《十月》杂志“思想者说”等具有前瞻性的栏目,我们也选载过《读书》《读库》《单读》等文化类出版物和豆瓣阅读、网易人间、微信自媒体上的作品,关注过《鲤》杂志举办的“匿名作家计划”,推介过黄锦树、袁哲生等海外华语作家的创作,甚至还邀请作者将学术期刊上的长篇论文压缩为适宜文学刊物的版本。此外,朱伟《重读八十年代》、西川《唐诗的读法》、张新颖《沈从文的前半生》、张定浩《取瑟而歌》等新书上的内容,也丰富了选刊的主题。2018年末,我为《中华文学选刊》拟定了一个新的英文译名:“Florilegium: Chinese Literature Today”,Florilegium一词兼有文摘与群芳谱之义,用以涵盖选刊“撷英采华”的定位最为恰当。而这也与“生长中的现场”这个提法相关,我们希望呈现的是一个充分具有“生物多样性”的花园,不同文体、类型、媒介的作品,不同代际、地域的作者,如品类各异的植物,既争奇斗艳,又彼此滋养。

体现多样性与丰沛活力

何 平:2019年新刊完全保留的栏目只剩下了“实力”和“读大家”,其他的栏目做了归并或重新命名,增加了“聚焦”和“艺见”。你觉得现在的设计多大程度兑现了你的预想?

徐晨亮:“聚焦”类似新闻类杂志的封面报道,每期推出关注文学现场的深度专题,或者现象级作家与特定主题作品的专辑,“实力”栏目选载代表文坛主流取向的海内外作家中短篇小说,“锋锐”关注有题材开拓性和形式探索性的新人新作以及类型文学和网络文学作品,“非虚构”栏目则是对小说类作品的补充。此外,还开设了“读大家”“书架”“行走”“肖像”“对话”“艺见”等更具主题性的栏目。

我想重点补充的是,文学期刊过去被定义为一种刊载作品的平台,但它同时也应该是传播文学价值观的媒体。随着期刊作为作品刊载平台的意义逐渐弱化,有必要更加强调文学期刊特别是文学选刊的媒体属性,即成为有独特价值观、兼具信息整合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文学媒体,能帮助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流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部分。哪怕未来的传播格局继续变化,我们依然可以利用既有品牌转型成一个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为此,必须从现在开始未雨绸缪,加强介入文学现场的深度、广度与策划含量。2019年我们的一系列策划,包括“聚焦”栏目的年度盘点专题“请回答,2018”以及引起广泛讨论的“刘慈欣宇宙”,非虚构栏目的“女性书写小辑”等等,都体现了这样的思路。总之,我期待未来的《中华文学选刊》不仅能向读者提供特色鲜明、有阅读价值的文本,也能让读者通过这本小小的月刊感受到当代文学的多样性与丰沛活力。

新闻媒体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无旁贷。如今,新闻媒体面临着众多挑战,面对挑战,新闻媒体需要深化改革,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践行新闻传播的宗旨。要做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新闻媒体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培养有职业理想、有社会担当的媒体队伍。日常宣传工作需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近年来,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走入生活、深入群众、面向实际,通过“接地气”,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媒体也要继续探索市场化改革的新道路,在走向市场、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背离新闻传播的宗旨,而是在坚守新闻职业操守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利益。这需要整个媒体界加强自我约束,以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在向市场化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做大做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重塑新闻传播的形象。

(摘自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

[媒体价值评估(媒体价值观)]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8795.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