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股份涨停收盘,收盘价3.0元。该股于13点53分涨停,1次打开涨停,截止收盘封单资金为1600.97万元,占其流通市值0.47%。
资金流向数据方面,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534.5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5332.47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133.19万元。近5日资金流向一览见下表:
该股为全息概念,VR&AR,横琴新区概念热股,当日全息概念概念上涨6.14%,VR&AR概念上涨3.29%,横琴新区概念上涨1.91%。
该股投资逻辑如下:
1、公司子公司德马吉作为一家致力于全球品牌创意营销的专业性展示服务公司,亦有VR相关应用业务,如MJ全息演唱会巡演等
2、子公司珠海市岭南金控投资有限公司坐落在珠海横琴高新区,主要从事投资管理服务、股权投资等业务
3、全资子公司上海恒润科技拥有全国首创自主研发超强VR全息互动体验技术,打造了博物馆、特种影院项目、主题公园等旅游元素;公司子公司恒润集团是文旅主题项目高端装备及系统一体化服务供应商,专注于沉浸式游乐设备系统,其VR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主题乐园、旅游景区、科博场馆、政府办公机构等
从财务状况来看,岭南股份2021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1.81亿元,同比下降29.68%;归母净利润4146.96万元,同比下降45.71%;扣非净利润2543.44万元,同比下降51.75%;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67亿元,同比下降56.08%;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94.62万元,同比下降92.43%;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57.76万元,同比下降97.47%;负债率71.39%,投资收益5801.93万元,财务费用1.43亿元,毛利率18.88%。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岭南股份(002717)好公司评级为2星,好价格评级为3星,估值综合评级为2.5星。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1家;
本文由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公开数据汇总整理,不构成投资意见或建议,如有文中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
美东时间周二,节假日因素使股市交投清淡。投资者继续关注美股财报、经济数据与央行官员讲话,并等待美联储将在周三公布的上次货币政策会议纪要。道指涨397.82点,涨幅为1.18%,报34098.10点;纳指涨149.90点,涨幅为1.36%,报11174.41点;标普500指数涨53.64点,涨幅为1.36%,报4003.58点。
本周四是感恩节假期,美股将因此休市,周五美股提前收盘。节假日因素已使许多投资者与交易商提前离场,美股成交量显著萎缩。
板块方面,科技股、油气股普涨,阿帕奇石油、卡隆石油涨逾5%;百货股多数上涨,诺德斯特龙涨超6%;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43%,爱奇艺跌逾14%。
个股方面,AIGC概念股涨幅居前,英伟达涨4.71%,微美全息涨3.54%,谷歌涨1.51%,Meta Platforms涨1.44%,百度涨0.55%。
焦点个股
【万亿规模AIGC概念活跃,微美全息大涨超7%】
近期AIGC概念股火爆市场,AIGC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被认为是继PGC、UGC之后的新型内容创作方式。AIGC将是Web3时代的生产力工具。当迈入Web3.0时代,人工智能、关联数据和语义网络构建,形成人与网络的全新链接,内容消费需求飞速增长。AIGC的成熟,有利于降低成本,部分解决内容行业创意和生产的问题,带来数字人、虚拟场景、数字内容,及图文视听相关产品的改变和丰富。
Gartner预计,到202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占所有生成数据的10%。根据Generative AI:ACreative New World的分析,AIGC有潜力产生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美东时间周二,元宇宙全息AR第一股微美全息(WIMI.US)股价拉升,收盘上涨3.54%,并在盘后继续上涨4%领涨AIGC概念股。作为全球领先的新生代数字人创意赋能者,微美全息正积极拓展AI技术应用边界,面向新生代用户群,提供多能高效的AI技术和数字人IP,覆盖多元化AIGC应用创作场景。
机构分析指出,AIGC将是新的元宇宙内容生成解决方案,是元宇宙的新方向。东方财富发布研究报告称,AIGC是继PGC、UGC后的新内容生产形态,是元宇宙和Web3.0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技术正在加速成熟。
【投资者不耐烦了!市场传出扎克伯格辞职的假消息】
美东时间周二,据媒体报道,Meta Platforms(META.US)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已经决定自己辞职。消息传出后,Meta股价短线拉升。
但随后,Meta公司发言人在社交媒体上否认了有关扎克伯格明年将辞任的消息,这导致其股价出现回落。短时间内股价的走势也反映了投资者对Meta的真实看法。
【Q3财报超预期 百思买股价大涨近13%】
美东时间周二盘前,美国消费电子零售商百思买(BBY.US)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其营收和利润均好于市场预期,这推动其股价收盘大涨近13%。
财报显示,该公司三季度营收为105.9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103.1亿美元;三季度净利润为2.7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99亿美元。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38美元,市场预期为1.03美元。
【特斯拉股价腰斩 分析师目标价中值已遥不可及】
在猛烈抛售之下,特斯拉(TSLA.US)距离始终看好该股的华尔街分析师给出的大多数目标价已经显得遥不可及。股价与目标价的巨大差距意味着特斯拉股价需要大涨80%才能达到分析师目标价的中值。这一差距在纳斯达克100指数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百度。这家由埃隆·马斯克领导的公司今年迄今股价已下跌52%至167.87美元,而分析师给出的12个月目标价中值为302美元。
特斯拉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供应链扰动,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消费者受到顽固通胀和利率上升的挤压也都带来了麻烦。不过,许多分析师依然看涨特斯拉,其中27位给予买入评级,11位给予持有评级,7位给予卖出评级。其中最乐观的分析师制定的目标价为530美元。
“该股未来几年可能很难恢复元气,”DaybyDay的技术分析师Valerie Gastaldy表示,“我们的建议是不要恋旧,挥别这位昔日宠儿。”今年股价暴跌使得特斯拉的市值降至略高于5,300亿美元,较4月份时的1万亿美元相去甚远。
【视频电话会议公司Zoom下调全年营收预期】
视频电话会议公司Zoom(ZOOM.US)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至11.02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最慢营收增速。受疫情红利消退和竞争加剧等影响,该公司略微下调全年营收预期。
三季报显示,Zoom期内营收为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5%,创有史以来最慢增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3.23亿美元,同比下降4.4%;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07美元,同比下降4%。
Zoom公布财报后,高盛将其目标价从104美元下调至90美元。
近两年,随着5G网络的发展,以及在元宇宙概念的助推下,VR/AR领域异常“躁动”,再次活跃在大众视野和资本市场,并迎来了爆发。
今年是5G商用三周年,我国5G已进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5G商用进入良性循环。目前,全球已有200多家运营商部署了5G商用网络,预计到2022年底全球5G连接数量将达到12亿左右,未来两三年将是培育5G应用生态重要窗口期。由于5G快速发展,让AR、VR、全息技术进入实用阶段,全息投影在广告、娱乐、旅游、教育、医疗、建筑等其他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5G全息应用市场将迎来全面爆发。
随着5G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在元宇宙概念助推下,作为支撑元宇宙关键技术之一的VR/AR产业再遇新机。5G带动VR/AR热度渐起,称5G+全息新技术赋能直播新场景,疫情后,“无接触”商业模式逐渐被用户接受,马云利用全息技术参加峰会,视觉呈现跨越时空“面对面”也是关注度提升的原因之一。
全球科技巨头布局 VR/AR。2010 年开始,以苹果、微软、谷歌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均开始 战略布局 VR/AR 领域。扎克伯格演示了多款VR设备原型机、罗永浩入局AR行业、苹果AR设备进入实际设计开发阶段、腾讯成立XR(扩展现实)部门,种种迹象似乎在向外界宣告,VR/AR在经历了2016年的短暂风潮后再度复苏。
伴随 VR/AR 的生态环境逐渐搭建成型,自 2019 年以来 VR/AR 融资并购保持活跃。根据 VR 陀螺数据,2019 年全球 VR/AR 领域共发生融资并购事件 214 起,规模达到 336 亿元; 虽然 2020 年有所疲软,但 2021 年发展态势迅猛,共发生融资并购事件 340 起,规模达 556 亿元。2022 年上半年,全球 VR/AR 产业融资并购规模总额为 312.6 亿元,较 2021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 37%;融资并购事件数量为 172 起,较 2021 年增长 17%。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VR/AR作为十分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第一次计算机浪潮带来的颠覆性革命将在VR/AR时代重演,VR/AR将是继PC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消费级计算机科技产品。根据维深WellsennXR的数据,2021年全球VR出货量为1029万台,预计2024年将达3546万台,CAGR+51.05%。券商分析师认为,由于VR/AR行业未来几年有望真正进入爆发期,优选价值量占比较高的光学显示、传感器等环节,前瞻选择绑定国际大客户、自身竞争力突出、具备产能保障的优质标的。
重点8只相关龙头股:
微软(MSFT.US):微软早在 2010 年就进行了 AR 领域探索,目前在 AR 硬件市场份额全球领先。其还为全息传送打造了一个混合现实服务平台Mesh,以虚拟形象甚至是全息投影的方式进行协作、共享,将最具真实感的自己投射在MR世界中与人交流互动。
MetaPlatforms(META.US):多年之前就切入了VR/AR市场,积累了丰富的VR/AR内容和技术,为发展元宇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领全球元宇宙发展的浪潮。将在未来十年内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一家Metaverse公司。
谷歌(GOOG.US):Google深耕AR通用技术、AR设备和AR开放平台,并推出ARCore开放平台,通过基层架构的布局,Google在VR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在2022年I/O开发者大会上展示了新一代AR眼镜概念机,这是谷歌继2012年发布首款AR眼镜后的回归。谷歌也在钻研全息传送这一“黑科技”,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英伟达(NVDA.US):底层技术核心供应商,英伟达拥有全球领先的“GPU+CPU+DPU”三芯产品线;在软件侧,Omniverse 将是英伟达创建元宇宙数字化虚拟空间的技术平台底座。目前已广泛应用在传媒娱乐、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六大领域。
苹果(AAPL.US):苹果目前储备Micro-LED技术,其中有潜力的是全息波导光学方案,同时也引入OLEDoS突破性显示技术,苹果首款AR/VR头显或于明年1月推出,在2023年出货约150万台AR/VR头显。另外,苹果正研究可穿戴手套输入设备,有望简化与AR和VR的交互。
腾讯(TCEHY.US):腾讯拥有大量探索和开发元宇宙的技术和能力,在游戏、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很早就开始在 AR、VR、数字人这些领域进行布局,在元宇宙内容和用户侧优势明显。腾讯也已申请注册近百条元宇宙相关商标,如“逆战元宇宙”“腾讯音乐元宇宙”“和平精英元宇宙”“绿洲启元宇宙” “王者元宇宙”“天美元宇宙”等。
阿里巴巴(BABA.US):布局聚焦于硬件侧,同时凭借着电商平台和阿里云,阿里巴巴具备流 量+算法优势。VR 硬件布局日益完善,在 VR 硬件侧不断加大投入,投资虚拟现实(VR) 技术,并成立了阿里 VR 实验室;公司达摩院宣布增设两大实验室:操作系统实验室和 XR 实验室。
微美全息(WIMI.US):是全球领先的全息云综合技术方案提供商,长期专注于全息云服务。公司专注于全息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拥有AI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和全球领先的AR全息应用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娱乐、广告、医疗、教育等行业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与跨越式进展。该公司致力于元宇宙底层全息AR技术的探索,建立元宇宙生态圈。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8774.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