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世界最大贫民窟(世界十大贫民窟)

发布时间:2023-04-13 14:28

 

溜溜达达看世界,不慌不忙走天涯。今天我们来聊聊亚洲最大的贫民窟——达哈维贫民窟(Dharavi slum),它的规模在世界贫民窟中排第二。

达哈维贫民窟位于孟买的中心地带,孟买是印度特大城市,人口估计约为1400万。虽然达哈维贫民窟的面积只有1.75平方公里,但这里的居民人数却高达百万。他们居住在10万个临时住所里,达哈维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孟买有近2000个大大小小的贫民窟,达哈维是规模最大的。它的边缘地带就在垃圾堆上。走进达哈维贫民窟,会发现这里的房屋间距只有15厘米不到,几乎所有的房子都被设置成上下两层,中间用粗糙木板隔开,然而,不论是上层还是下层,房间高度都不到1.5米。

达哈维的街道上,几乎都是敞开式的下水道,各种小巷子错综复杂,没有人带领的情况下,分分钟会迷失在这里。巷子里堆满了回收来的废品和生活垃圾,散发着浓烈的腐臭味,小孩子在巷子里跑来跑去。

在贫民窟内几乎没有什么公共卫生设施,平均每15个家庭共用一根水管,大部分居民家里没有排水系统,每1440个人共用一个厕所,更没有人清运垃圾,街道上到处是晒太阳的流浪汉。

不过,这里虽然被称作是贫民窟,没有住房设施,但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居民也通过建立了成千上万个企业来摆脱贫困。据印度环境规划和技术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达哈维目前拥有近5000个工业单位,主要生产纺织品,陶器和皮革,并提供回收,印刷和钢铁制造等服务。

达哈维的这种“无计划的”和自发的发展导致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它的特征是主要依靠临时工和自谋职业的分散生产过程来盈利,独立生产者的多样性使生产过程非常灵活,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比较强。

虽然将它描述为是“贫民窟”,但它实际上是一个成功的工作与住宅双解决的办法,是一个独特的,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平房'行业,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这种工作与住房超紧密结合的类型。印度政府曾经一度想要拆除贫民窟,居民却都不愿意搬走。

在奥斯卡获奖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提到的贫民窟就是印度的达哈维贫民窟。随着电影的成名,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达哈维,这个亚洲最大的贫民窟正在成为旅游者眼中的新兴旅游热点。

 

你敢相信吗?在离韩国最繁华的首尔江南区,只有五公里路程的地方,坐落着韩国最大的贫民窟——九龙村。

这是一个在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地方,这里没有马路,没有独立厕所,没有天然气管道,甚至没有门牌。

然而就是在这里,住着近2500名韩国人,他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在发达国家韩国,还会存在如此规模的平民窟?

01

这些贫民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1988年,当时还叫汉城的韩国首都首尔,准备举行第二十四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众所周知,韩国人是出了名的好面子,为了所谓的“市容市貌”,“国际观瞻”,“给外国人留下一个对韩国的好印象”,当时的韩国政府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们把体育馆,奥运村附近的低收入者,统统强令搬迁,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韩国政府却没有给他们指出明确的去路。

想象一下,你是个生活在1980年代的韩国人,某一天,政府闯入你家,告诉你你的房子被征用了,给了你聊胜于无的补偿款后,限期于XX天内搬离,不然就要采取强制措施。

你会怎么办?有人说找媒体,有人说找律师,但要注意,那时的韩国正处于威权统治的末期,个人诉求根本得不到重视,百分之九十的贫民只能选择服从。

然而搬到哪儿又成了问题。最终这些贫民把目光看向了江南区附近的一处“荒地”——也就是今天的九龙村。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虽然显得荒凉,却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地”,因为这片土地是有主人的——大部分属于一家废品处理厂。

之所以显得荒,只不过是没人愿意在垃圾厂边上做开发。落定之后,一些贫民与废品厂签订合同,以10美元一天的佣金为废品厂回收废品(2020年数据),废品厂也默许了他们在这里搭棚户的需求。

02

自1988年后,九龙村就成了韩国最大的贫民窟,这里占地面积约70亩。

据不完全统计,自八十年代搬迁至此的人,总数曾高达4000人,时至今日,他们的规模依旧在2500人上下,且大多为老人。

和印度,非洲的贫民窟一样,韩国贫民窟的房屋大多也由胶合板,塑料板以及纸箱搭建而成,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2009年,九龙村贫民窟发生了一起火灾,造成6人死亡,2014年又发生了一起火灾,烧毁房屋16间,2017年再次发生火灾,今年的3月4号,又又又发生火灾。

九龙村事故频繁,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片土地,韩国政府也想办法做了一些事情。

据路透社报道,现在的韩国政府每月向九龙村居民发放20万韩币的补贴。按照汇率,相当于1000块人民币,看起来似乎不少,然而首尔的物价却不这么认为。

一桶泡面要1500韩币,一盒牛肉要10000韩币,一个西瓜要20000韩币,相比韩国人均300万韩币的月薪,这点收入只够让他们堪堪不被饿死。

“数十位政客来到这里,发誓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展这个地方。但是看看你的周围!什么都没有改变,”

62岁的九龙居民宋淑子曾向英国卫报抱怨:“他们只关心我们的选票,当他们有了选票后,就会忘记我们”。

74 岁的韩英爱在九龙村生活了 32 年,在那里抚养了三个孩子。她每月提供外卖的收入约为 240 美元。韩英爱告诉卫报记者:“搬不出去的原因非常简单,我们付不起房租。”

根据数据显示,江南区一卧一卫的小户型房源,租房价格在35万韩元到50万韩元之间,哪怕算上政府补贴,也不是他们随意租的起的。

那么韩国政府有没有想过改变现状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困难重重。

03

从2013年起,首尔江南区就组织居民代表,专家,土地所有者,开发商和政府人员举行九龙村政策会议。由于涉及方面太多,利益纠葛太大,所以谈了近10年,才稍微有些进展。

举个例子:首尔市政府曾提出以3.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整个九龙村,相当于每平方4500美元,但是土地所有者却认为钱给少了,他们的报价是每3.3平方米18000美元。

因为哪怕这样,都要比一街之隔的江南区公寓每平方米土地便宜30%。

对九龙村居民来说,由于半数以上是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他们搬出去的意愿早没有过去那么强烈。相反,相当数量的贫民希望在九龙村度过余生。

一方面,韩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有强烈的恋家情节,另一方面,老年人出于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已经不适合在日常生活中大动干戈。

此外,也有老人不相信官员政府所谓的拆迁安置计划,他们的一生被韩国政府欺骗了太多,拒绝再一次妥协。

根据上个月《每日经济报》的报道,韩国民主党15日承诺,将为九龙村提供一个包括12000套住房的开发项目,其中5000户将以不到市面一半的价格提供给年轻人和新婚夫妇。

然而随着民主党在本届大选的失利,九龙村的开发再次搁置下来。

没有人真的关注九龙村的未来,嘴上说的都是主义,心里想的都是生意,居民尹吉波(音译)告诉媒体:韩国政客都是懦夫,没有人愿意承担任何政治风险。

 

作者:金陵风语

提起巴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热情的美女以及足球,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巴西也非常欢迎各地的游客,而人们提到巴西,首先想到的就是里约热内卢,里约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门户,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作为一个贫穷与奢华并存的城市,很多去过的朋友都会告诫:不要乱去,这是为什么呢?

真实巴西贫民窟超出你的想象,比基尼妹子满街走,劝诫大家别乱去!里约是巴西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通讯、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险中心,在很多宣传片中,我们都能看到漂亮的海岸线,还有无数身穿比基尼的辣妹,各个身材好、腿修长,还会很热情的跟游客打招呼,这样的里约为什么不能来呢?

里约的城市布局非常特殊,没有所谓的市中心与郊区,在里约,越靠近海岸线周边的地区都是富人区,往上走便渐渐是贫民窟了,即使作为巴西甚至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里约也是有贫民窟,而贫民窟与富人区仅仅只有几步之遥。

或许在街角转弯,你能看到满街密密麻麻的破房子,简单地用水泥和砖头堆砌而成,到处都是杂草,站在高处,你会看到贫民窟的破房子跟富人区中现代化的建筑成为鲜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里约的贫民窟,是一个枪不离身的区域。

作为世界十大贫民窟之一,里约人口约632万,有将近五分之一都居住在当地贫民窟中,贫民窟的基础条件远不及普通居民区,更不要说当地的治安问题,曾经有一位驻扎在里约的《环球》杂志记者描述自己在里约的真实情况,在他的住所后面的山上,盘踞着两个贩毒集团,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开枪斗争的情况如同吃饭睡觉般频繁。

恶劣的生活条件,让这里成为了罪犯的庇护所,即使巴西政府一直投诉改造、围剿罪犯,依旧没能改变贫民窟的情况,在那段时期,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会被流弹莫名其妙中伤,当时甚至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男人若不拿起枪,就会被打死横尸街头。

对于很多人来说,巴西里约是个极乐天堂,同时它也是无间地狱般的存在,在当地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一些良善的人要么被迫加入帮派自保,要么就成为被欺压的一方,而女人就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去交换生存下来的食物,而毒贩也操控女人去运输毒品。

了解完里约当地的情况之后,不禁为我们生活在如此安定和平的国度而庆幸,很多朋友也有去过里约旅行,只要听从导游的安排在安全的区域入住、活动,不要擅自行动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毕竟黑恶势力也有自己的法则。

里约虽然被称为“上帝之城”,但这里并没有上帝,有的只是一群被上帝遗忘的人,在里约,你会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当地人,即使是艰苦的人生,还是对游客报以最灿烂的笑容,因为,他们无法改变居住的现状,能够做的就是让自己开开心心过完每一天,但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许多朋友还是建议别乱去里约,到了里约就别乱走!

感谢你们的阅读,小编每天都期待能看到你们阅读的足迹。为了能写出你们喜欢的文章,如果有什么建议可以向小编提出,小编也欢迎大家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给小编点个赞吧,我们下次再约咯!快来关注、评论、转发吧!

2020年5月,一场引爆全美的“黑命贵”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一名非裔美国人弗洛伊德遭到美国警察暴力执法,压迫颈部导致其窒息身亡,从而引起了全美的骚乱。

可以说世界上很多国家与地区,黑人都是备受歧视的一方,可恰恰有这么一个国家,黑人独掌大权后,白人却成为了社会的底层,只能住在贫民窟中靠黑人救济度日。

为何一向自视为上等人的白人,也会沦落为靠黑人救济呢?

白人贫民窟

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的南非,已经被联合国评定为中等国家,对世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可早在100多年前,南非作为英国人的殖民地,沦为了白人狂欢的天堂。

白人为了开采钻石黄金,肆意的奴隶、屠杀黑人。可仅仅过去100多年的时间,这种情况却被彻底反转了过来。

南非最大也是最繁荣的城市约翰内斯堡,如果从约翰内斯堡的上空俯瞰这座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俨然一副现代化大都市的模样。

可当走进约翰内斯堡后,却发现这座城市中,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穿梭在约翰内斯堡的马路上,除了能看到一排排整洁的高楼大厦,也能看见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贫民窟。

要知道南非作为非洲的国家,主要以黑种人为主,可这些散落在城市中的贫民窟,却是白种人。

只见贫民窟中的房屋,甚至称不上房子,只能称为窝棚。这些窝棚全都是由简单的铁板和木板构成,屋顶铺设一张塑料布用来防水。

很难想象这种地方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家,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如同“垃圾堆”一般的窝棚,里面的主人却是“高高在上”的白人。

在约翰内斯堡一处名叫加冕公园的地方,这是由黑人专门给白人规划的贫民窟。在这里能够看到很多穿着破烂的白人小孩“无忧无虑”地玩耍,而他们的父母则在一旁喝酒聊天。

白人小孩无忧无虑地玩耍,只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钱供孩子上学,而他们的父母也是每天在贫民窟中吵架、打架、喝酒。

在约翰内斯堡众多的贫民区中,能够用上电的贫民窟屈指可数,而加冕公园的贫民窟,从来没有通过电。

白人做饭只能通过柴火,想用电的话也只能借用黑人的发电机。在这样的生活中,基本上完全告别了电子产品。

加冕公园的贫民窟中,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几百个白人只能挤在一间厕所方便,无论男女老幼。

而他们的食物也只是每周三由政府派遣黑人专员,定时定量地发放,这些发放的救济粮只能让一个人吃一周。如果胃口太大,一次性吃太多的食物,那么很抱歉,这些白人要不然忍饥挨饿,要不然得上街找黑人乞讨。

为何作为白人殖民者的后代,却在21世纪的南非却混迹到如此地步,甚至温饱都难以顾上呢?

压迫

南非贫民窟中的白人之所以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其实也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老话:“风水轮流转。”

1994年以前,英国和荷兰等老牌殖民者的白人后代,一直都将自己视为优等人,而黑人只是白人的附庸。

殖民者为了巩固白人的社会地位,实施了一项骇人听闻的“种族隔离制度”,黑人只能生活在白人统治者规划的区域内。

由白人规划的区域,一般都是最贫瘠、最荒凉的地带,而在那里生活的黑人只能靠白人救济。但凡有黑人越过“种族隔离”的边界,则会被视为逃脱者。

这些逃脱者被一旦被抓到,轻则毒打一顿仍会隔离区,重则直接被扔进监狱,而在监狱中等待这些黑人的,将会是暗无天日的地狱。

因为关押黑人的监狱中,典狱长只能是白人,所以南非的黑人被送到监狱后,简直可以说是羊入虎口。

白人狱警将监狱中的黑人当做牲口一般使唤,会扒下黑人囚犯的衣服,让他们扮作牛马取悦白人狱警。

更有甚者,还有一些极端的白人狱警会直接将监狱中的黑人囚犯杀害,并且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措施。

而在白人管理的监狱中,还有一项针对黑人更加惨无人道的惩罚方式,那就是把黑人关进一间只有不到1平米的小黑屋中,没有光亮也没有凳子和床。

被关在小黑屋中的黑人只能蜷缩着身子躺在地上,没有光亮视物,甚至除了能听到自己的喘息声和心跳声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声音。

白人狱警将小黑屋建设得密不透风,小黑屋中的氧气也只够23小时,被关在里面的黑人犹如面对地狱一般。

黑暗、压抑的环境,只会让被关在里面的人肾上腺素加快,而紧张的情绪也会加速氧气的消耗。

等到狱警打开小黑屋时,一个已经缺氧的黑人躺在地上,墙壁上却是一道又一道血痕,那是人在求生时试图用指甲凿开墙壁的证明。

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对于南非来说也不例外。

反抗

1994年以前,南非是白人的天堂,他们在这个国家中狂欢;1994年以后,南非是白人的地狱,他们只能沦落为这个国家的二等公民。

1994年4月纳尔逊·曼德拉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与肤色的总统竞选中大获全胜,成为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曼德拉当选为南非总统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彻底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为黑人争取享有与白人同等的待遇。

曼德拉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初衷是为了社会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可结果换来的却是,黑人拥有权利后,将白人曾经对待他们的举动送还给了白人。

南非黑人利用自身的特权优势,更是利用当时南非盛行的政治正确,在社会上的方方面面排挤白人。

起初,一些具有顶尖技术的白人还能在南非谋求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不过随着曼德拉上台以后,一些企业开始象征性地招收黑人员工。

随着黑人员工越来越多,在一些企业内部形成了小团体,处处排挤白人员工。当黑人团体成为一个企业的中坚力量后,便彻底没有了白人员工的生存空间。

为了逼迫企业不再招收白人,黑人团体便会举行大罢工,让白人失去工作机会。

毕竟南非作为非洲国家,黑人占据了总人口的百分之90以上,为了满足黑人的要求,南非政府推行了“黑人经济振兴法案”“公平就业法”,这两项法案的出台,彻底让黑人在国内站稳了脚跟。

白人们面临的危机越发严重,一些企业甚至在招聘广告中写上只招收黑人的字样,这也就导致了白人失业率飙升,还有一些企业机构直接开除白人员工。

在南非哪怕白人拥有本科学历,失业率同样高达40%,可只需要拥有中学学历的黑人,就能轻松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随着南非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颁布后,政府中的工作人员也都被黑人所取代,这就导致了白人几乎彻底失去了“庇护”

白人的地狱

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后,白人沦落为二等公民,在失去工作后只能流落街头。当然,新世纪后,即便是黑人掌权南非,却没有当初殖民者那么残暴,反而体面地给白人划了一片贫民窟,供白人生存。

生活在贫民窟中的白人,面临的情况是贫困与疾病,却没有任何人同情。这些生活在贫民窟中的白人,整天把种族歧视挂在口边,不过此时却已经颠倒了身份,他们才是被歧视者。

失去工作的白人,每天除了喝酒打架之外,再无其他事情可做,哪怕推着小车在路边做些小本生意,也会有黑人警察上前查询是否有经营许可证,如果是无证经营的话,那么将会面临牢狱之灾。

对于如今生活在贫民窟的白人来说,或许住进看守所也是一种享受,毕竟看守所有明亮的灯光,一天还有三餐食用。

南非的白人对于生活已经开始摆烂,他们认为自己的遭遇是罪有应得,因为他们祖辈的残暴,让黑人沦为了奴隶,如今黑人掌握国家权利后,白人责备压榨的失去了生存空间,所以才会沦落至此,他们认为自己的现状是父债子还。

像加冕公园这样的白人贫民窟,在南非大大小小的城市还有上百个,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到处都是散落在地上的垃圾。

当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为黑人争取人权与民主时,南非的白人却俨然成为了社会的最底层。这些曾经趾高气昂的白人,也有一天自嘲道:“我们就是世界的弃儿。”

最为可笑的是,这些南非的白人,曾经也为黑人解放而努力过,只是万万没想到,当有一天种族歧视发生在白人身上时,他们的遭遇更加凄惨。

困扰南非白人的不是贫穷与疾病,而是种族歧视,如果种族歧视一天不消除,那么南非的白人就会像美国的黑人一般。

或许哪天,“白命贵”的口号,会从南非白人的口中喊出来。

[世界最大贫民窟(世界十大贫民窟)]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8639.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