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我县与悦达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基金合作协议在千鹤湖酒店成功签约。
此次签约的射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总规模达10亿元,将主要投向注册在我县或者产业主体在我县的项目,重点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纺织科技、现代农业等行业,投资孵化和培育优质项目,促进带动企业高新技术研发,助力射阳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县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紧紧围绕“向海图强”主题主线,内部需求持续回暖,产业结构更趋优化,新兴动能加速成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健向好的势头。
此次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的设立,是双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新起点,必将为射阳产业转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新的活力。双方将进一步探索更加高效的合作模式,找到基金收益和企业效益的结合点,在强链延链补链上做足文章,让更多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射阳,推动射阳高质量发展迈出有力步伐。
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唐芳园 记者 毛丽君)昨天,第八届中国创新设计大会暨2022长三角未来设计活动月开幕式在嘉善举行,本次大会以“创新设计与未来产业”为主题,联动线上线下,集聚中国创新设计领域专家智库资源和产业项目资源,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图说:大会现场。嘉善县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理事长潘云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丁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徐志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副理事长顾佩华,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立忠,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锡锋等参加。
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设计实验室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王立忠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未来设计实验室就是要紧紧锚定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设计策源地和数字经济增长新引擎。
活动现场宣读了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设计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名单。“推动制造业包括未来产业的智能升级,推动产学研深刻融合发展是创新设计的重要使命。”顾佩华在大会致辞中说,未来设计实验室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区位优势,推动未来设计教育发展,引领未来设计蝶变革新。
“今年,嘉善引进落地了浙大未来设计实验室,布局智能设计、人机融合、未来媒体、绿色设计等前沿创新设计领域,不断强化创新设计对产业链、创新链的支撑作用。”张锡锋表示,下一步,嘉善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速导入一批创新设计尖端人才、优质项目,全力服务保障浙大未来设计实验室发展,以创新设计助推未来产业蝶变,奋力打造长三角创新人才高地。
开幕式上,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与邻汇吧、艾力斯特、蘑菇街,分别签署了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协议、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产业孵化基金合作协议。
现场,中国好设计嘉善中心、数字创意智能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嘉善)正式揭牌,中国创新设计大数据嘉兴中心、重庆中心、西安中心等区域中心授牌成立。中国好设计嘉善中心将以创新设计为引领,服务嘉兴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以点带面、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将聚焦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民生领域中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的典型成果,并吸引来自国内大院强所的科研设计作品,促成嘉善当地企业与好设计获奖项目签约并落地。
当天,与会嘉宾还参观了“一带一路”创新设计大展•长三角站,该展展示了创新设计获奖作品、历届好设计获奖作品、各大数据区域中心成果等。
据悉,2022长三角未来设计活动月还将举办中国嘉善创新设计发展战略咨询会、智能设计高端论坛、未来媒体高端论坛、第十五届计算智能与设计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持续至12月底。
来源:人民网
近日,由厦门国际银行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人机行为检测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该项专利能够在对用户无感的情况下完成较高精度的人机行为识别,可应用于反爬虫、反“薅羊毛”等领域,并拓展至身份认证、跌倒检测、手写体识别检测辅助等多个场景。据悉,这也是厦门国际银行获得的第9个发明专利。
科技创新孵化机制显成效,金融科技合作生态促转型
据了解,本次所获授权的专利,是厦门国际银行科技创新孵化机制的重要项目成果。厦门国际银行自2017年开始建立跨条线、跨部门的科技创新组织,目前该行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项目孵化机制,包括提供“直通模式”、设立孵化基金等,高效助力项目孵化和开展,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同时,厦门国际银行广泛开展银政、银校、银企、银银合作对接,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厦门国际银行与厦门大学数据挖掘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的“数创金融”联合创新实验室为例,实验室成立三年以来,双方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通过举办三届全国性人工智能建模大赛、开展多场人工智能讲座、与监管单位进行联合课题研究、共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目前,该实验室已有多项前沿技术申报发明专利,并获得内外部诸多奖项,在提升银行建模能力、助力业务发展、塑造品牌效应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成为银校合作的优秀案例。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
为进一步构建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厦门国际银行持续提升科技投入力度。2022年,该行全年科技投入为8.84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3.48%,近三年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23%、4.26%,5.21%,稳居同业较高水平。
在科技人才投入和梯队培养方面,厦门国际银行重视对复合型人才以及专业领军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头部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及科技公司、有丰富金融科技项目经验的专业人才,进一步满足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高素质科技人才团队的需求。
以该行人工智能研发团队为例,团队成员硕士比例超过80%,分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中科大、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团队构建了包括人工智能实验室、各大AI技术平台、模型开发规范流程等在内的AI自主研发体系,承担着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图像数字化等各类模型研发工作,应用范围涉及风控、营销、稽核、运营、反洗钱等业务场景。目前由团队研发的AI技术成果已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有近十项AI技术专利在申报中。
“我们立足科技特色,多年来一直重视自主研发能力构建和前沿技术的探索。”厦门国际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已布局多个技术领域专利研究,包括知识图谱、用户行为分析、图像处理、规则优化、身份认证、SQL解析等领域,覆盖当前主流技术方向。(樊军)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石文先提出建议,要多措并举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石文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石文先说,湖北民营经济的现状是:整体规模不大、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不多,尤其是在细分行业领域能够独当一面,具有领军性质的企业欠缺。民营经济集中度不高,民营企业布局分散、话语权低的特点,决定了湖北在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中,不仅要注重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营造、公正法治氛围的夯实,更要注重创新政策的支持。
石文先建议,从法治环境提升、舆论环境友好、竞争公平构建三方面着手。一是通过标志性案件办理,形成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二是通过标志性舆论纠偏,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三是通过标志性公平构建,让民营经济感受到党和政府关心和社会友好。
他说,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在具体创新方式上,可在市场化原则基础上,通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成立“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引导基金”专门孵化民营企业和社会个人创新项目等多种方式,形成国民联动、优势互补、市场融合、齐头并进的具有湖北特色的良好民营经济发展市场氛围。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8160.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