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股票理财课程_股票理财新手入门基础知识

阅读挑战300本股市秘籍,第12本巴菲特10堂理财课

第五堂课

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把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这是对集中投资最形象的表述。它的精髓就是,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拉锯战中产生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然后克服股市涨跌的影响,坚持长期持股,稳中取胜。巴菲特曾说过,集中投资就像一夫一妻制,这种投资是最优秀的、风险最小的。

1.装鸡蛋,用一个大篮子就够了

投资的时候不能把鸡蛋分散放在多个篮子里,而应该坚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装好。

沃伦·巴菲特

站在股票交易大厅里,股民朋友经常有这样一种心理:面对 1300多家上市公司,看傻了眼,左思右想,就是不知道买哪只股好,听旁人议论说A股好,就有买A股的念头,听旁人评价B股不错,就想买B股。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害怕错失投资机会,干脆都买,心想:这样还可以分散风险。

买了多只股票后,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买的股票中,有只股票涨了,心里高兴得不得了,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又担心股价会突然下跌,于是卖掉那只正在上涨的股票;又发现自己买的一只股票下跌了,惊慌不已,生怕越跌越低,没有翻身之日,为了止损,就把股票卖了。

试问,这样投资能赚钱吗?可能能赚钱,但赚的只是小钱。巴菲特认为,投资的时候不能把鸡蛋分散放在多个篮子里,而应该坚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装好。

巴菲特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集中投资家,多年来,巴菲特总结出一套选择可投资公司的战略。他选择公司的方法并不复杂,他认为只要一家公司经营有方,管理者智慧超群,它的内在价值就会逐步在它的股价上显示出来。因此,他特别重视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以及评估它的管理状况,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跟踪股价上。

在《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战略》一书中,巴菲特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原则,他说的“少”是指集中,多是指“收益”,换言之就是集中投资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巴菲特说:“对于你所做的每一笔投资,你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你净资产的10%以上投入此股。”在他看来,集中投资不是找出10只好股,然后将股本平摊在这10只股票上,而是选择一两只优秀的股票,对其进行大量的投资,并长期持有。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巴菲特作为合伙人服务于一家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有限投资合伙公司。这个合伙企业使他可以在获利机会上升时,将股资的大部分投入进去。到1963年这个机会来了。由于提诺·德·安吉利牌色拉油丑闻,美国运通的股价从65美元跌到35美元。当时人们认为运通公司应该承担责任,因为它开出了成百万的仓储发票。巴菲特不这么认为,他看到了其中的投资机会,将公司近半数资产投在了这只优秀股票上。过了两年,运通股票翻了三番,巴菲特的公司一下赚了2000万美元的净利润。

这次集中投资的成功经验告诉巴菲特,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是完全可行的。虽然集中投资看似是一个极为寻常的想法,但是它是根植于一套复杂的彼此相关联的概念之上。巴菲特这种集中投资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思想影响。

1934年凯恩斯在给商业同行的一封信中写道:“通过撒大网捕捉更多公司的方法来降低投资风险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你对这些公司知之甚少……人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有限的,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里,我最有信心投资的企业也不过两三家。”巴菲特就是这么做的,他从来不轻易在多家公司身上平均投资,如果他没有发现值得长期投资的公司,他宁愿把大量资金闲置在那里。

巴菲特忠告年轻的投资者,投资要有耐心,尤其是集中投资的时候,应该有长远的眼光。从短期角度看,利率的变化、通货膨胀、对公司收益的预期都会影响股价。但随着时间跨度延长,持股企业的经济效益趋势才是最终控制股价的因素。多长时间为理想持股期?这里并无定律,将资金周转率定在10%~20%之间。10%的周转率意味着将持股10年;20%的周转率意味着将持股5年。

另外,巴菲特还建议年轻的投资者,不要因为短期内股价的波动而惊慌。价格波动是集中投资的必然副产品。不管从学术研究还是从实际案例的史料上分析,大量证据表明,集中投资追求的是最终的成功。从长期角度看,所持公司的经济效益定会补偿短期的价格波动

2.看准了,就集中火力“进攻”

投资者买股票就等于投资该公司,所以一旦看中合适的投资对象就要集中投资,而不能浪费资金导致劳而无功,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演讲的时候说过,有人喜欢搞多元化投资,可是他认为任何一个拥有常规资金量的投资者只要投资六只股票就绰绰有余了,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最多只能了解六只股票。如果你做不到把所有的资金集中在这六只股票上,而是漫天撒网,期望投资更多的股票,又希望都获利,那么你就犯了一个大错。

在巴菲特看来,选股就是选公司,一旦你发现一家优秀的公司值得你投资,那么你就应该果断出手,集中“火力”猛烈攻击,而且是持续不断地攻击,获得长期的投资回报。可是很多人不这么做,他们认为分散投资可以规避风险,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即便其中的某个篮子摔在了地上,也不会把所有的鸡蛋打碎。

而集中投资是投资者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万一这个篮子脱手掉到地上,一篮子的鸡蛋都打碎了,那岂不是损失惨重吗?巴菲特的观点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集中精力好好盯着这个篮子,不让其中的鸡蛋打碎。如果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你会因为精力有限,难以照顾到,最终引发意外。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它们放在一起,全力以赴地看好这只篮子。

股民秦女士受到巴菲特集中投资理念的影响,进入股市两年间,坚持集中投资、长期持有,大赚了一笔。秦女士说,她刚进股市的时候,对炒股一点都不了解,但她炒股却赚了不少的钱。原来,在进入股市前,她认真了解过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尤其是对巴菲特的集中投资的理念进行了深刻理解。于是,她看准了两只适合长线投资的绩优股,然后对其进行了投资。而且秦女士能做到:不管名家股评、电视报纸和股友如何强力推荐和现身说法,她都绝不多看其他股票一眼。

秦女士经历了中国股市跌入低潮的2001年,当很多人的股票被套牢时,秦女士把自己的资金撤回并全部投资于其中的一只股票上。她的这种做法让周围的朋友吓了一大跳,甚至连她的丈夫都极力反对她投资这一只股票,但秦女士坚持自己的想法,丝毫不为所动。

不久之后,秦女士的持有的那只股票开始下跌,从20元一直跌到6元。这时候,周围的人都劝她放手,不然的话就全赔进去了。此时的秦女士表现得非常冷静,她不但没有抛掉手中的股票,反而在这只股票跌到6元的时候,大力鼓动周围的人廉价买进,她自己也增加了投资,增购了20000股。

丈夫以为秦女士疯了,差一点和她闹离婚,但秦女士告诉丈夫,让他相信她。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秦女士的那只股票一步一步上升,从最低潮时的每股5元上升到每股105元。短短几年时间,秦女士投资几万元,赚了几十万元。

秦女士的成功,应验了巴菲特所说的集中投资理念。巴菲特曾警告过投资者:“对一个普通投资者来说,我认为只要有三家公司的股票就够了。因为投资者买的股票越多,越可能购入一些他一无所知的公司。而通常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越多,关注越深刻,投资的风险就越低,收益就越好。”

在选择股票的时候,要集中专注于少数几个自己最有专业优势的领域,而不是盲目地多元化投资以求降低风险。实际上,许多投资者就是在依靠集中投资取得第一桶金之后,又把钱浪费到了其他的领域,最后又回到了起点。

巴菲特对此的总结是:“多样化是无知的保护伞。如果你对投资略知一二并能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那么选三家价格合理且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就足够了。”

其实,作为年轻的投资者,在买入股票时如果能掌握一些集中投资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就能很好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获利的机会。下面介绍一下巴菲特集中投资的四大策略。

1.详细分析公司的情况

在购买股票之前,对目标公司进行周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多年来,巴菲特的投资实践证明:如果一家公司有良好的运营状况和智慧的管理层,那么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将会逐步显示在它的股价上。

遗憾的是,很多人认为分析公司的内在价值是一件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情,但巴菲特强调:这会给你一个接近那些好公司的机会,从而使你合情合理地进行集中投资,并顺理成章地获得高额回报。这样,你所选择的长期业绩超群且管理层稳定的公司就会成为你的“造钱机器”,而这也就是集中投资的核心。将你的投资集中在产生高于平均业绩的概率最高的几家公司上则可能长期受益。

2.在高概率事件上下大注

巴菲特曾坚定地表示,对你所做的每一笔投资,你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你净资产的10%以上投人此股。巴菲特认为,当遇到可遇而不可求的极好机会时,唯一理智的做法就是大举集中投资。像所有伟大的投资家一样,巴菲特绝不轻举妄动。在他尽全力了解一家公司的过程中,他会不厌其烦地一趟趟拜访该公司,如果对他所见所闻感兴趣,他会毫不犹像地大量投资于该公司。巴菲特指出:“我父亲明白在一个成功公司中占有重要一席意味着什么。”

3.降低资金周转率

巴菲特的集中投资策略是与那些广泛多元化,高周转率策略格格不人的。巴菲特认为,在所有活跃的炒股战略中,只有集中投资最有机会在长时间里获得超出一般指数的业绩。但它需要投资者耐心持股,即使其他策略似乎已经应验也必须如此。投资者必须明白,从短期角度来看,利率的变化、通货膨胀、对公司收益的预期都会影响股价。但随着时间跨度的加长,持股公司的经济效益趋势才是最终控制股价的因素。

那么,多长时间为理想持股时间呢?巴菲特认为这并无定律。投资者的目标并不是零周转率,走另一个极端是十分愚蠢的。这会使投资者丧失充分利用好机会的时机。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建议,将资金周转率定在 10%~20%之间。10%的周转率意味着投资者将持股10年,20%的周转率意味着投资者将持股5年。

4.学会处理价格波动

在投资中,遇到价格波动的情况是很正常的。股票投资老手们心里非常清楚,当投资者打开月度报表,看到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地写着他们所持的股跌了时意味着什么。甚至连那些懂行的人,明知股票的下跌是正常交易的一部分,但仍对此反应强烈,甚至惊慌失措。

然而,如果投资者持股越多越杂,单股波动就越难在月度报表中表现出来。多元化持股表面上能让投资者镇定一点,但这样的结果是“温水煮青蛙”,不死不活,不赔不赚。而巴菲特的集中投资则是以寻求高水平的回报为目标的,无论是从学术研究上来看,还是从实际案例史料上来分析,大量数据显示,集中投资的策略是成功的,特别是巴菲特的成功更证明了这一点。因此,面对股票价格波动时,年轻的投资者要沉得住气,要告诉自己:反正我不急着卖,好戏在后头。

3.越集中,投资者越可以详细考察一只股票

集中投资的一大好处,就是迫使你更详细、更认真地去考察你的投资对象。

沃伦·巴菲特

如果你同一时间投资了五六家甚至更多的公司,买了很多股票,试问你有时间对你投资的每家公司进行详细的了解吗?相反,如果你只投资一两家公司,那么你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地来了解这两家公司,然后做出投资决策。这就是集中投资的好处,它为投资者制造了一个详细考察投资目标的机会。

巴菲特的集中投资,向来是建立在对股票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的。之所以要详细考察,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对该股票和该公司不了解,就贸然投入,而且还是集中投资,那么无疑是风险巨大的孤注掷。这是冒险行为,是明智的投资者所不齿的。

巴菲特认为,迫使你更相信、更认真地考察你要投资的对象,是集中投资的一大好处。而且巴菲特考察上市公司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点都不神秘,是建立在普通常识基础之上的,每位普通的投资者都能做到。

巴菲特说,如果一家公司的管理层充满智慧,经营业绩稳定,经营方式长期不变,那么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就会慢慢体现出来。所以,巴菲特总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分析公司的内在价值上,放在考察公司潜在经济状况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股价波动、股市本身的发展上。

坚持长期投资策略,就是要从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来分析目标公司的发展前景,想要做到这点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巴菲特采用的方法不是一两个,而是一整套,他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和分析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全面把握股票的投资价值。

巴菲特认为,在投资股票的时候要遵循“吃力不赚钱、赚钱不吃力”的原则,在详细考察公司的基础上,尽量寻找和挖掘那些“赚钱不吃力”的行业和公司。当你发现这样的股票时,要抓住机会,集中投资,长期持有。

我们都知道,零售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只有时刻发挥聪明才智来应对这种竞争,才能保持赢利状态,但即使这样做,收益还是很低。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看到了很多公司的成长率和收益率高得惊人,可是到最后却不得不宣告破产。他发现,这种现象在零售业内并不少见。那么究竟是为什么?

巴菲特认为,零售业就像一个聪明一世的人,他虽然忙忙碌碌,显得很聪明,但是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与之相比,电视行业被巴菲特称为“聪明一时”。他举例说,如果你在很早的时候就买下一家地方电视台,即使你用人不是很恰当,那家电视台也会经营得很好。比如,你把电视台交给了一位又懒又差劲的亲戚来经营,这项事业仍然可以经营几十年。

当然,如果你把这家电视台交给成功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来经营,你就可以完全退居幕后、不闻不问。

巴菲特分析说,“聪明一世”和“聪明一时”的区别就在这里:零售业的经营者需要时时刻刻提防着对手,要时刻保持比对手更聪明、更能干,而要做到这一点显然很不容易;即使你非常聪明、能干,你的竞争对手也很快会复制你的成果和做法来对付你,然后超越你,不但如此,还会有一大批新加入的零售商,虎视耽耽地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争夺你的客户。在这种内忧外患下,一旦你经营的业绩下滑,你就可能面临倒闭的危险。或者一旦用人不当,就会让公司陷入困境,而对电视台的要求却没这么严格。

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详细考察,然后选择一两家绩优股,把主要的资金集中投资到这样具有较高回报的少数几只股票上,这是巴菲特集中投资理念的核心所在。巴菲特说,如果你对股票进行了这样的详细考察,那么你就可以放心地集中投资了,有了这样的详细考察,你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难道你还担心无法获得高回报吗?

4.越集中,越有机会进行理性思考

请记住,如果你用概率权重来衡量你的收益,而用比较权重来衡量你的亏损,并由此相信你的收益大大超过你的亏损,那么你可能是在刻意地进行了一桩风险投资。

沃伦·巴菲特

众所周知,理财投资玩的是钱,不是孩子做游戏,因此不能感情用事,必须理性思考!而集中投资更是需要这种理性,巴菲特表示,如果投资者盲目地投资,风险会非常大。另一方面,集中投资本身就为投资者创造了理性思考的条件,在集中投资之前,你必须冷静地面对投资风险。

可以说,根据自己主观的想法来进行投资,是每位投资者都会的,可是要通过理性思维来真正把握投资成功概率的大小,使之符合客观实际,就有一定难度了。但是在巴菲特看来,这也不难,只要你认真读过目标公司的财务年报,了解那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熟悉那家公司的业务,做到这一点,你就不难预测投资成功的概率了。

美国西海岸在1990年初,出现过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加利福尼亚州的很多银行由于贷款资金被住宅抵押所占用,经营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在这些银行中,富国银行拥有的商业不动产最多。所以大家普遍认为,富国银行的股票走势最为不妙。

在众人的这种判断下,人们纷纷从富国银行撤出了股份,这直接导致该银行的股价从86美元急剧下跌,并且出现了恐慌性抛盘。而这时候巴菲特却乐坏了,因为他对这只股票的预测和判断完全不同于众人。

巴菲特为什么会如此自信呢?原来,他非常了解银行的业务,这是其他投资者无法比拟的。他的判断能力就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这一点也是其他投资者望尘莫及的。

巴菲特在1969年至1979年10年间,拥有大量的伊利诺伊国家银行和信托公司股票。在这段时期内,巴菲特从这家银行的总裁身上学到了一条经验:如果一家银行经营得好,不但会使它的收益增长,还能得到可观的资产回报;而银行是否经营得好,关键在于银行的管理层,如果管理层不发放有风险的贷款,就可以不断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如果银行管理层糟糕,他们不但增加运营成本,而且还会造成坏账损失。

巴菲特通过了解,发现富国银行自从现任总裁卡尔·理查特1983年上台以来,一直都有不错的经营业绩。该银行不但收益增长率和资产回报率高于同行平均水平,而且运营效率是美国所有银行中最高的一个,放款业务非常扎实,毫无风险」由此,巴菲特得出了一个结论,加利福尼亚州的很多银行确实存在金融恐慌性风险,但是在富国银行身上的风险几乎为零。

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巴菲特不担心这家银行商业不动产的比例最高吗?这难道没有风险吗?”确实,富国银行的商业不动产比例最高,但巴菲特认为,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风险不会发生在该银行身上,只会发生在不善经营管理的银行身上。而富国银行的管理层经营得很好,因此这家银行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巴菲特经过一番分析和计算,发现富国银行当时的税前年收益,即使扣除贷款损失3亿美元,仍然有超过10亿美元的净利润。与此同时,即使它再次遭遇1991年那样的重创,甚至该银行损失的不仅仅是商业不动产,还包括所有的贷款480亿美元在内,并且损失达到10%,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按照最坏的情况估算,发现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前期利息损失在内,平均损失量相当于本金的30%,这种情况下,该银行仍然能做到不亏损。

当然,这一点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巴菲特清楚,如果一家银行放贷业务遭受10%的损失,那就意味着这家银行受到了严重的经济萎缩,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非常小,几乎不可能。因此,巴菲特得出了与很多人相反的判断。

在当时委靡的市场的打压下,1990年10月富国银行的股价降低了50%,巴菲特一下子投资了数亿美元购买了500万股。这样一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了富国银行10%的股份;同时,也是这家银行的最大的股东。

巴菲特的这一举措让很多投资机构议论纷纷,大家都说看不懂巴菲特出什么牌。可是巴菲特却成竹在胸,他认为自己的成功概率很高,结果,事实如他所料,他的判断完全正确。

这件事告诉我们,把资金集中在少数几只股票上,可以给你提供足够的精力来研究这些股票。当你对这此股票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后,再理性地思考投资策略,而不要管别人的态度。

5.越集中,投资回报率越高

集中投资有助于提高投资回报率,我在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上的投资业绩,就完全能证明这一点。

沃伦·巴菲特

众所周知,集中投资的理念与多元化投资的理念是相背离的。多元化投资理论认为,把资金分散投入到多方面有利于减低投资风险可是殊不知,这样投资很容易买到自己投资信心不足甚至完全不了解的股票上。毫无疑问,这与追求高投资回报率的目标是南報北较的。

所以巴菲特说,集中投资才意味着高回报,因为集中投资的前提是,你必须了解你所购买的股票,至少也应该是略知一二,否则,你不敢进行这样的大手笔投资。当你有了信心十足的投资对象时,你再把自己的资金主要投向这些股票,虽然股票持有数减少了,但是你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

巴菲特认为,集中投资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他在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上的投资业绩,就完全能证明这一点。当巴菲特大笔买入可口可乐股票的时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净值大约是34亿美元,但是在1991年,巴菲特的公司持有的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市值就超过了34亿美元。

巴菲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投资理念,与投资专家费雪的影响有关。费雪是从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后开始从事投资咨询业的,他的主要操作手法就是集中投资。简单地说,他只愿意投资少数几只自己非常了解的股票,而不愿意投资那些自己不了解的股票。即使他对几只股票都有很深入的了解,他也会从中选优。

具体地说,费雪的投资策略是将所投资的股票限制在10只以内,把自己25%的资金投资在三四只股票上,他曾经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很多投资者包括那些为投资者提供咨询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购买自己不了解的股票会比没有充分多元化要危险得多。

费雪的意思是,那些非常优秀的股票数量是很少的,也是难以找到的。只有当你真正买到它们,你才能获得最好的投资回报。他有一句话很受人们推崇:“我知道我对公司越了解,我的收益就越好。”

费雪的儿子受到父亲的影响,成了一位非常出色的资金管理家。他在总结费雪的投资理念时说,“我父亲的投资方略是基于一个独特却又有远见的思想:少意味着多。”

费雪的投资理念对巴菲特的影响非常大,巴菲特甚至尊称费雪为自己的精神之父,他认为自己在股票投资方面的风格15%像费雪,85%像格雷厄姆。

巴菲特认为,只有把资金集中投入到你所了解的那些企业上去,这种集中投资,才意味着集中回报。只要这只股票的潜质非常好,就不用担心这种集中投资会有什么风险

例如,如果1993年你控告可口可乐公司,而且你获胜了,获得了可口可乐公司2200万美元的赔款。这相当于可口可乐公司当年的全部净利润,即使这样,可口可乐的股价也不会下跌很多。要知道,股价不下跌,就表明该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独占性地位没有受到撼动。

事实上,2200万美元对那样的大公司不会有什么大影响,如果说有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对可口可乐公司来说,支付2200万美元的赔偿金,完全可以看做是提前发给股东的一笔红利。只不过,这笔资金不是发给每一位股东的,而是支付给某一位特定人选的,如此而已。

1994年,可口可乐公司会在它的赢利中轻而易举地赚回这笔赔款,而与此同时,这场官司很快就会被人们淡忘,股价又回到以前的水平。试想,与其把资金分散投资于其他回报率低的股票,倒不如集中资本投资于那些明星企业股。这样的集中投资,才意味着高收益高回报。

6.越集中,越有机会下大赌注

对你所做的每一笔投资,你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你净资产的10%以上投入这只股票。

沃伦·巴菲特

投资就像赌博,但又不同于赌博,因为它比赌博更有理性,而集中投资,就是这种理性的最好体现。巴菲特曾说过,当你通过各种基本方法对公司进行详细考察后,可以挑选出其中的饺饺者集中投资,实际上是把“赌注”押在这些公司上面。

不过,你不用担心,由于这些公司是你精心挑选出来的质地优良的公司,所以你集中投资在这些公司,获得回报的概率是很高的。既然是高概率事件,你当然有必要下大赌注,这是符合逻辑的。

芒格是巴菲特的助手,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集中投资,就是当概率最高时下大赌注。”巴菲特非常赞同这一说法,他还补充道,如果投资者对公司没有详细了解,不要轻举安动;而一旦遇到了很好的投资对象,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大举投人。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应该对自已所做的每一笔投资保持信心,有勇气将占净资产10%以上的资金投人到这只股票上。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你简单地算一算,就很明白了:每只股票上的资金投入都超过10%,那就意味着你投资的股票数量不能超过10只。就算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的超级基金公司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经常说:理想的股票投资者,投资的股票数量不能超过10只。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这里所说的10只股票,并非是在每只股票上投入相同数额的资金。纵观他的投资经历,可以发现他投资历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他最擅长的做法是把资金投资于回报率高、收益高的股票上。

让人印象深刻的典型例子是,1987年巴菲特在美国广播公司股票上的投资,当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该股票上的金额占到了公司股票总投资额的一半。这种投资策略在其他基金公司几乎是见不到的,难怪有些投资家认为巴菲特和赌徒没有什么区别。

当然,投资原本就存在“赌”的成分,不过即使“赌”也应该是经过理性分析和思考的,也应该赌得合情合理,当投资局势对自己有利时,绝对要加大赌注,这才是制胜之道。

截至2006年,制造、服务及零售业的有形资产净资产年平均报酬率为25%。还有政府的公共事业,财务以及金融产品等方面的投资都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带来了高额回报率的收益。

总而言之,当你知道某只股票的回报率高,就应该毫不手软地集中投资,这是理性投资的表现,不同于赌博。

7.越集中,越能降低风险

既然是集中投资,将资金投资在少数几只股票上,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把你所投资的股票了解透彻。你对自己所投资的股票了解得越透彻,你投资的风险就越小。

沃伦·巴菲特

投资的时候,每个人都想降低风险,一提到降低风险,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分散投资。因为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才不会遭遇满盘皆输的恶果。但果真是这样吗?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正好与此相反,他认为集中投资的风险最小,越集中,风险越低,道理很简单:因为既然是集中投资,将资金投资在少数几只股票上,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把你所投资的股票了解透彻。你对自己所投资的股票了解得越透彻,你投资的风险就越小。

相反,很多人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喜欢分散投资,一下子投资很多只股票,每只股票投资一点资金,看似能有效地规避风险,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下子面对那么多股票,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细细了解这些股票,这就很有可能买到亏损公司的股票,结果就会赔钱。即使不赔钱,由于每只股票上投资的钱很少,因此收益也不会高。

巴菲特说过:“我们的策略就是集中投资,尽量避免对这只股票感兴趣,对那只股票也感兴趣,这只股票买一点,那只股票买一点。当我们确信某家公司的股票具有投资吸引力时,我们会坚信大规模投资这只股票能取得高额回报。”

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集中投资抵抗风险的特点,那就是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宁可少生一些孩子,但要保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有出息,才更有希望做出一番成就。如果你有五六个孩子,你很难去耐心地教导每一个孩子。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投资的那些股票,都集中在少数几家财务稳健、具有强大竞争优势,并且由能力非凡、诚实可信的管理层管理的公司上。只要买入价格合理,投资这样的股票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而且是大赚。

巴菲特认为,集中投资是建立在对公司的考察和分析上的,是建立在对上市公司经济特征满意度高的标准上的,所以这样的投资风险是最小的。

比如,打猎的时候,先看准目标,然后观察那只动物的行为特点,在它停下来吃草或休息的时候,暗中瞄准,然后射出一支势大力沉的箭,一下子将猎物射翻在地。如果胡乱往树林里射箭,或看到一群猎物,就胡乱放几箭,运气好或许能射到猎物,但概率低不说,还浪费了那么多支箭,是不划算的。

总而言之,宁可集中投资少数股票,也不要滥投于多只股票宁可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不要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巴菲特的投资经历已经证明,集中投资的做法完全符合投资获益的逻辑。

8.越集中,收益概率越大于亏损概率

用亏损概率乘以可能亏损的数量,再用收益概率乘以可能收益的数量,最后用后者减去前者,这就是我们一直试图做的方法这个算法并不完美,但事情就这么简单。

沃伦·巴菲特

概率是股票投资中经常要用到的。不仅仅是股票投资,所有的投资决策都要运用概率知识。巴菲特认为,在集中投资下,收益概率会高于亏损概率,换言之,集中投资的收益回报可能性更大。

我们知道,打桥牌是巴菲特的一大爱好,他特别喜欢读一本名叫《你为什么会在打桥牌时输》的书。他在解释股票投资战略时说,股票投资和解决桥牌问题的方法可以通用,目的是可以有效地估算真正的概率。

对巴菲特来说,他的活力主要来自风险套购,这也是金融领域最主要的投资做法。可是要知道,风险套购运用的最多的就是概率。巴菲特说,他的职责就是分析那些并购事件实际发生的概率大小,然后计算出损益比例。他很喜欢用概率的方法来说明他的投资决策过程。

举个例子,如果有只股票当天的开盘价为18美元,开盘后两个小时,该公司发布消息说,未来六个月内,该股票将以美股30元买给另一家公司。消息发布后,这只股票的价位立刻涨到27美元,并且一直稳定在这个价位。

遇到这样的事情,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辨别该消息的真伪。如果你认为这是假消息,那么你就不要管它;如果你认为这是真消息,将来这只股票能否以每股30美元的价格卖给另一家公司呢?当然谁也说不准,好事多磨、拒绝合并的可能随时存在。

遇到这种情况,巴菲特会怎么做呢?巴菲特的判断是:他认为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90%,不发生的可能性是10%。如果它真的被合并了,它的股价还有3美元的上扬空间,才能涨到美股30美元。如果没有发生合并事件,它的股价会下跌9美元,重新回到18美元。经过这样一番推算,巴菲特认为这笔投资是有利可图的,他算出来的预期收益是1.8美元。

但有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投资者不知道合并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因为发生事件的时间长短和投资收益密切相关。这时候如果运用概率,要怎么算呢?

巴菲特的判断是:如果现在以每股27美元的价格买入这只股票,所能得到的潜在预期收益每股3美元,折合成年收益率是1.8=27-6.67%。这表明:如果在6个月内合并事件就发生了,那么潜在预期年收益率就能提高到6.67%=(6=12)=13.3%。

同样的计算方法,如果在4个月内合并事件就发生了,潜在预期年收益率就会提高到6.67%+(4+12) =20.01%。这时候,比较一下收益率与其他投资所能得到的预期收益率,你就知道这次投资值不值了。这种计算概率的方法,不仅可以用在风险套购上,还可以用在平常的股票买卖中。

比如说,巴菲特很看好可口可乐公司,该公司的股票有100多年投资业绩数据可查。在巴菲特眼里几乎没有任何投资风险,所以巴菲特认为投资它的收益可能性是100%。1988年,巴菲特经过测算认为,可口可乐的实际内在价值比它的股票价格要高50%~70%,于是大量买入这只股票。

从1988年到1998年,在这10年间,巴菲特在可口可乐股票上投资了10亿美元,超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证券投资总额的30%。结果怎么样呢?到1998年末,这笔投资价值高达130亿美元。

9.越集中,越有利于降低资金周转率

投资人绝对应该好好守住几只看好的股票,而不应该朝秦暮楚,在一群质量欠佳的股票里抢进抢出。

沃伦·巴菲特

资金周转是股票投资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企业经营中,尽可能提高资金周转率,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可是在股票投资中却恰恰相反,想要提高资金回报率,就必须降低资金周转率。

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减低资金的周转率,就意味着投资期限长股票买进卖出的频率低,这能降低交易的费用。巴菲特认为,从短期来看,利率的变化、通货膨胀、对公司收益的预期等因素,都会对股票价格变化造成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决定股票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公司的收益,总有一天,股票的价格会与公司的内在价值趋同。

看看集中投资,它和长期投资一样,都能培养投资者的持股耐心,最终都能带给投资者更多的回报。有个名叫罗伯特·哈格斯特朗的人研究发现,股市投资中的资金周转率如果能保持在10%~20%之间,那么所获得的收益是最高的。如果资金周转率是10%,表明持股时间为10年;如果周转率为20%,就表明持股时间是5年。

1969年巴菲特收购了湖临破产的纺织公司伯克希尔公司,如果在这个时候你就把资金所有的投资投入这家公司,而且一直持续到今天。从表面上看,你的投资几乎没有任何资金周转,可是你的投资回报却非常高。

要知道,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在美国排名前五。由此可见,投资必须有远见,如果你在那时候投资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1万美元,并且一直持有到2010年。按照2010年该股的收盘价来计算,扣除所有的税、费用,你当年的1万美元会变成数亿美元。

难怪有人会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是礼物,是人们拼命想要得到的一件礼物。理解了这一点,投资者就再也没有必要热衷于忙进忙出,频繁交易了。只要看准了几只好股票,长期投资就行了。

在这里,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反例。美国特威迪一布朗基金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克里斯·布朗,此人的父亲早期时候担任过巴菲特的投资顾问,所以他投资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遗憾的是,1970年9月,他把1000美元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送给了克里斯·布朗的弟弟,作为他结婚的礼物。而他的弟弟没有远见,喜欢讲排场、摆阔气,为了筹集蜜月的资金,他居然把这些股票全部卖掉了。当时的股价约40美元,卖掉了也没多少钱。如果他把那些股票一直持有到如今,他将获得至少 300万美元的收益。

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不能理解降低资金周转率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的道理呢?巴菲特认为,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关键在于他们错误地认为股票价格的波动是一种风险,从而利用各种各样的电脑软件,由电脑程序自动控制股票的买卖。一旦股价达到了设定的数额时,程序就会自动向你发出买入或卖出的指令。但巴菲特坚决不采用这种方法,所以,他不会受到干扰。

10.集中投资,股价波动与你无关

集中投资就像开出一只航空母舰。毫无疑问,与分散投资的小船相比,航空母舰更能旁波斩浪,抵挡住股价波动,尤其是那些不正常的股价波动。

沃伦·巴菲特

如果你铁定了心,要将一只优质股持股10年,那么在这10年期间,你还会天天关注股价的波动吗?你还会因为股价上涨了三毛钱而悟然心动,因为股价下跌了一毛钱而坐立不安吗?不会,你绝对不会,因为你知道,即使股价上涨或下跌了,你都不在意,因为你没打算卖出。因此,你搞集中投资,就能避免受到股价波动的影响。

在巴菲特看来,集中投资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像一只航空母舰。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它可以不受影响地前行。与之相比,分散投资就像小船,一旦遇到大风大浪,船就有翻沉的危险,坐在船上的人会恐不安。如果遇到了台风,那小船就很难逃过劫难了。因此,如果你集中投资,等到股价回归到与其内在价值相符时,你就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巴菲特说,如果你搞分散投资,由于每只股票的价格都有起伏不定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投资效益平均化。你买入的股票只数越多,随着每只股票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你的心理就会越复杂,将来越是只能取得平均回报率。

从巴菲特的投资经历来看,虽然集中投资会将所有的资金集中在少数几只股票上,当这只股票的价格发生波动时,他也会产生心理波动,但是由于他有长期持有的心理准备,他就能忍受住这种颠,从而有机会在未来的一段长期时间内获得丰厚的回报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巴菲特认为最简单的办法是把目光集中在公司的内在价值上,关注股票的质地有没有发生变化,而不是去关心短期股价的波动。怎样做到不看股价的波动呢?巴菲特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股市。在他看来,股市是检验一个投资者是否愚蠢、是否会做出愚蠢决策的地方,如果你能远离股市,你就不会做出愚蠢决策,就能避开短线投机。

巴菲特的助手芒格,20世纪60年代经营了一家合伙证券公司芒格说,他是参照复利表来进行投资的,针对普通股的表现进行各种各样的分析,然后把自己的优势找出来。结果如何呢?芒格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你顶住了股价波动的压力,你只要买进三只股票就足够了。

美国房地产业1990年和1991年间的不景气,导致富国银行发放不动产贷款后出现了13亿美元的账面亏损。当时这只股票的净值为每股53美元,这笔账面亏损的数额相当于每股25美元。

所谓的账面亏损,并不表明发生了实际亏损,也不代表将来必然会发生实际亏损。银行要做的,就是要将股票的净值提出来,作为准备金,如果账面亏损转变成实际亏损,那么只能从这笔准备金里除去每股25美元的数额。这样,原来每股净值53美元就损失了一大半。

富国银行提取了这笔准备金,几乎用完了1991年的全部利润,致使当年的利润下滑。伴随着这种变化,富国银行股价狂跌不止,从每股86美元下跌了52%。这时候巴菲特却看好富国银行,因为他认为这是美国经营最好、获利最多的银行之一,而且现在这个股价比同行低出一大截。更重要的是,巴菲特研究这只股票后,发现这只股票所提取的损失已经超过实际水平,也就是说,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的损失,因此,这是一种有利的投资信号。

在经过了一番股价下跌后,巴菲特集中买人了该银行的大量股票七年之后,该股股价就上涨到270 美元,巴菲特当年的这笔投资大赚了一笔。巴菲特认为,在股市中要想获取高额收益有两条捷径:你或者能忍受股价的剧烈震动,或者你集中投资,长期持有,不看股市。显然,做到后者比做到前者要容易很多。

11.集中投资,才能远离投机

如果有投资者幻想通过快进快出、短线炒作,每年赚个50%甚至更多,那一定会活得很累,过得很苦。

伦·巴菲特

有些年轻的投资者野心勃勃,总想一下子投资多只股票,而且还想每只股票都能赚50%的利润,并且还坚持短线投资,想通过快进快出、短线炒作来赚钱。巴菲特认为,这简直是痴人说梦,结果只能导致“累并痛苦着”。

有位基金经理非常仰慕巴菲特,于是专门拜访巴菲特。当他和巴菲特聊了一会儿后,失望地表示:巴菲特只不过是一个“业余投资者”。他不是说巴菲特的投资技术很业余,而是说他投资的做法很业余,因为巴菲特的精力没有集中在股市上,而是在股市外。

这位基金经理对巴菲特的评价有些可笑,但他说巴菲特的精力不在股市而是在股市外,这倒是非常准确的。

纵观巴菲特的投资行为,确实是与众不同的,他是通过收购满意的上市公司的股权,来变相实行投资的。比如,他先投资多家保险公司,慢慢地拥有了充足的资金后,就运用他的投资天才,把这些巨额现金变成巨额收益,从而创造了一连串神奇的投资赢利神话。

看到巴菲特长期投资的策略后,我们再看看短线投资,就会发现这两种投资方式完全是两种概念,即所谓的投资和投机。前者注重长期的投资回报,后者着眼于短期内的技术性套利;前者追求双赢的发展路径,后者只会增加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巴菲特之所以始终坚持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投机,原因就在这里,从下面这个案例中也能看出来

2005年5月24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属中部美洲能源控股公司宣布,将从苏格兰电力公司手中收购美国西北部最大的电力供应商太平洋公司,代价是付出94亿美元。这项决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史上是一件大事,是继1998年收购保险公司后的最大一项投资为此,中部美洲能源控股公司要掏出51亿美元现金,将其余的43亿美元作为净负债和优先股处理。然后,苏格兰电力公司要向股东派发45亿美元红利。

当时人们对这一举措议论纷纷,许多人认为巴菲特是在“投机”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当时的国际油价一路飘升。2005年4月,美国能源价格上涨的幅度达到近一年来的最大上涨幅度。所以,这项决策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巴菲特趁能源危机在即在搞投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理由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通过投资、经营能源基础性产业增加能源供给,而不是趁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波动的机会快进快出,以获取巨额利润。也就是说,它是通过分析基本面来寻找投资机会,而不是通过分析消息面来寻找投机机会。因此,这当然不能说是投机。

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巴菲特长期投资的一贯原则。他总是在确定没有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如果存在投资风险,他会一票否决投资决策。作为普通的年轻的投资者,如果能理解巴菲特长期投资的理念,而不是从表面上来看待长期投资,就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理财投资意识,也有助于成为一个长期投资者,最终对投资获利是有帮助的。

 

话说前两天股市大涨的时候,小巴看到胡锡进发了一篇“炒股日记”,说自己盈利突破1万,发现自己有点“飘”,赶紧自敲警钟。

这才想起,距离老胡高调进入股市也有1个月多一些了,现在后视镜回看他进入的时点,也就是上证指数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6月26日那天,确实也是今年2月以来的低点......

本来以为老胡下场炒股只是做个表态,鼓励有能力的人积极投身权益类资产,但没想到老胡认真起来,在社交媒体上更新起自己的投资日常。

他的投资经历和我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在投资的过程中做对了什么?又踩了哪些坑?接下来小巴就和大家聊一聊。

1、低位入场

市场低迷时,是进行投资的好时机,盈利是迟早的事情,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

低点都是从高点跌出来的。如果连续下跌,市场弥漫的都是悲观情绪,很多人都在恐慌,有一些投资者因为羊群效应,即便知道优秀的标的已经被低估,也不敢入场。

有些是在想市场可能还会跌,可能会有更低的价格,所以还在观望,但往往是观望着观望着市场就回暖了,错过了最佳的机会。

正所谓 “别人恐惧我贪婪”,在市场连续下跌的时间段,老胡拿出一部分余钱入场,确实算一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有一说一,仓位对心态的影响也很大,老胡空仓入场,自然比那些已经被深套的朋友更淡定。

2、分散投资

老胡投资是买入了2只股票,2只基金,本意应该是分散投资,对冲风险。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路是对的,但不应该拘泥于资产的品类,以品类划分,需要关注的是各类资产的风险是否不相关。

举个例子,如果股票买一点、基金买一点、债券买一点,结果发现是房产公司的股票、基金也是投向房地产方向的,债券主要持有的是城投债,看起来是分散投资了,结果风险一点没分散,一损俱损。

这里多说一句,投资全部押注中国市场也是有风险的,当A股整体都不好的时候,账户就会很难看,进行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才能真正分散风险。

3、说要长期投资,但天天盯盘,亏钱就是“烂股票”

老胡不止一次提到过,自己是带着长期投资的决心来的,怀抱的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坚定信念。

现实却是散户操作,天天看涨跌,股票跌了5%就骂“烂股票”。

既然要做长期投资,没必要关注短期的价格波动,反正又不打算现在退出。

老胡买的大盘股,踩雷真正烂股票的概率相对低,因为持续下跌就说是烂股票,更多是情绪发泄罢了。

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虽然几次经历过超过50%的回撤,但最后都熬了过去,最终取得了丰厚的收益。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买入华盛顿邮报,被套三年,但坚守之后仍然获得超20倍的回报。

拉长时间看,价格是波动的,从这个角度看被套是必然的。

咱们需要转变观念,投资更重要的是看重资产的价值而不是短期的价格波动。如果不能接受短期的损失,就很难收获长期的回报。

4、总想买在最低点

如上面所说,因为不喜欢亏钱,不想被套,所以老胡从投资开始,就一直在加仓,自己也说加仓过急,这几次加仓都不成功。

自己原定的20万资金几乎用尽,又加了5万块钱,现在大家都在等着看,老胡到底会再充多少钱进去。

大跌加仓可以降低成本捡便宜货,但千万别有抄底心态,总想着要买在最低点。

预测对市场最低点这种情况99%只存在幻想中,就算是在高于底部的10%处入场,收益也会十分惊人。

大多数人的资金是有限的,所以一方面是要保持自己有场外收入,另一方面越跌越买也需要有自己的节奏,不然很容易打光子弹,抄底抄在半山腰,这时候心态就很折磨了。

5、 没有自己的投资计划

当股票开始亏损的时候,胡咨询了两位朋友,一位朋友从技术交易的观点出发主张卖,一位朋友则表示基本面没有出问题,应该越跌越买。

于是老胡就纠结了。

无论是说着长期投资,却是做短线的心态,还是大跌的时候不知道是加仓还是割肉,到处问人,本质上都是因为没有先制定好自己的投资计划,没有形成自己的纪律。

买什么,怎么分配资金,用什么买入策略,出现亏损怎么办,什么时候卖出,等等这些问题在买入之前都要先想清楚,然后按照计划来投资。

虽然不想亏损属于人性,但投资是反人性的,坚持自己的投资纪律,拥有耐心以及一个即便被套也不会疯掉的好心态,方得始终。

好心态在于多方面的综合结果:对标的有清晰认知,闲钱投资,不满仓和加杠杆。

6、冷静反思后,下次照样上头

老胡作为“人精”,自我反省能力还是有的。

但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能冷静下来回顾的人不少,但一开盘上战场的时候,就屡屡重蹈覆辙,又屡屡后悔,无效反省。

在媒体上,老胡可能是专业的,在股市就是新手。

从日记中的“赔”,期待“赢”一些字眼中,能瞥见一些赌徒心态,这也是股市让新手韭菜无法自拔的地方,还需要历练。

名人炒股亏钱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就像牛顿那句 “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的警示名言背后,其实是投资南海公司股票,结果输光底裤的无奈。

现在很多人觉得,如果不能投资房产,那么手中的钱也不知道放哪里去,能接得住这个资金量的,股市必然是一个重要去处。

在监管把资本市场管理得更成熟有序的同时,普通人也应该合理配置权益类资产,用闲钱长期投资,别再把股市当赌场,毕竟在一波波博弈巨浪中倒下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股票理财课程_股票理财新手入门基础知识]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404/49552.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