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概念上市公司)

 

中午看到一条新闻,说: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90个。

以北京市海淀区智慧城市大脑为例,全区有20多万个传感器设备,每秒的运算次数可以达到2028万亿次。

注意啊,没写错,是万亿次。

有人可能会认为,智慧城市到底有啥用?这是不是个噱头?为什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毫无感知呢?

基于这几个问题,童子今天稍微写一点内容,基于自己的浅见,给大家科普一下。

01

城市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难在于管理部门无法对一个城市的运转情况做到及时了解。

城市管理者要想形成有效决策,数据是依据。

而智慧城市的逻辑,就是用遍布城市所有角落的传感器、摄像头实时抓取数据并汇总到一起,用来帮助城市管理者形成对城市的一个感知。

而这个“感知”二字前面,应该再加一个定语,是“实时动态”感知。

所谓“实时动态”,不是今天拿到一份数据就可以了,那没用。

上一秒还正常的数据,下一秒可能就已经异常了。

所以,如果想要做到对城市脉搏的实时掌控,就需要做到每分每秒,时时刻刻,都能及时获取到城市最新数据,7x24小时不间断。

及时抓取,一直抓取;一边抓取,还要一边及时分析,产生响应。

所以海淀区的城市大脑,为什么要求其达到每秒运算2028万亿次呢?

实时抓取上来的数据是海量的:有文本的、有图像的、有视频的、有音频的,数据结构多样,计算机处理起来的复杂度也就不尽相同。

有些马上就能算出来,而有些必须花费时间。

这就像你玩游戏:如果只是扫雷,普通电脑就可以了;如果想玩3A大作,还是老老实实整个高配吧。

越快的运算配置,代表对城市的感知能力就越快。

否则,数据涌上来,服务器都死机了,还能决策个啥?

02

这就需要国内有深厚技术的企业,和城市管理者,一起去做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这些在智慧城市中都是小儿科,不过是智慧城市底层的支撑技术。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智慧城市要想搞起来,是离不开这些技术,但光有这些技术仍然无用。

重点是数据抽上来了之后,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去分析,如何形成有效决策。

所以智慧城市是一套及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决策的完整系统。

判断一个城市的智慧城市系统是否好用,其中一个关键,就在于数据对于城市治理的决策帮助价值有多大。

而有了实时的、准确的数据,对及时响应、准确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帮助实现城市治理,确实会有很大帮助。

03

假设一下,今天某城市雾霾突然特别严重,那这个污染大气的源头在哪呢?总不能派个人,开车下去全城查吧!

但有了遍布全城的空气传感器,你马上就能找到污染源头在哪里。

假设某个小老板投资搞了个小窑炼铁,折腾了一个多月,因为他知道违法,所以选址必然会找在很隐蔽的地方;

然而他今天第一天刚开工,煤窑子刚烧起来,没折腾一会儿,大气传感器读数异常,报警提示运营者,再配合公共摄像头调取查看,马上就能定位到范围,甚至源头。

一旦感知,马上行动。警察、环保等部门都直接派过去联合执法了。

你想想看,这对违法分子是不是很震撼?对违法行为是不是能产生震慑作用?

有了智慧城市系统,违法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等这些数据都收集上来,经区块链打上时间戳,不可篡改,哪个使用部门只能查,数据也就安全了。

04

其实这些技术,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老百姓的生活里,点点滴滴、润物无声。

凡是上了智慧城市系统的城市,早就开始这样运转了;只是老百姓很难感知到,等真感受到了,也只是说是后知后觉。

但感觉不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没有发挥作用。

智慧城市对城市治理有很多帮助,提供了很多便捷的应用。

我在这个行业里干过几年,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后边慢慢给继续大家科普。

我是童子,既然看到这里了,那就点个赞再走吧。

“作为政府,不能让市民来迁就你,而是你去迁就市民。甲乙双方的身份需要互换。”全国人大代表杨德斌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谈及何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时如是说。

全国人大代表杨德斌

这位来自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有多个标签:香港特区政府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香港会长、数睿科技国际有限公司创始人、香港特区政府原资讯科技总监。

这些不同的身份都离不开他关注的重点:数据如何创造价值。

今年全国两会,杨德斌带来了一份特别的建议——希望在香港成立国际数据交易所,促进数据的跨境、跨国流动。自去年滴滴上市被叫停后,国内的数据跨境监管趋严,这一建议是否会面临合规压力?又将如何破局?

建议在香港成立国际数据交易所

南都:今年你带来了在香港成立国际数据交易所的建议?

杨德斌:是的,我建议在香港成立国际数据交易所,主要的服务对象为跨国企业,这些企业希望结合国内外的数据做数字化转型。

之所以想到这个建议,一方面是因为这几年数字经济的增长率甚至比整体的GDP增长率还要快,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去年12月,“数据二十条”出台后,也明确了使用数据要素加强数字经济发展。

而且香港是普通法系,与西方的法律体系比较接近。一些跨国企业更倾向于用好香港的法律环境和专业服务。

南都:交易国内外的数据,势必涉及数据跨境。我国对数据跨境有着严格的规定,你认为在合规上会不会遇到困难?

杨德斌:我觉得可以把数据交易分为三种场景。第一种场景是数据在香港交易,在内地交付,这种情况下面向的是在内地发展的外企,这并不涉及数据跨境。

第二种情况是数据在香港交易,在香港交付。这种情况就会涉及一些交易数据跨境到香港,也需要一些政策的支持。不过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内地与香港的有关部门建立一个更好的数据流动机制,让一些数据安全有序地流动到香港。通过这样的先行先试来建立一个国际数据交易的制度和标准,并为第三种场景做铺垫。

第三种场景是在香港交易,在国外交付。当然,第三种场景需要第二种场景的试点之后产生一个成熟的机制,同时符合国际上认可的交易标准。

大湾区数据跨境现状“缺乏突破”

南都:设立国际数据交易后,你希望能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能否举例说明跨国数据交易的重要性?

杨德斌: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特斯拉在国外跑了一千万公里的数据,那么特斯拉优化了国外的引擎。而特斯拉在国内只跑了一万公里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只能用于国内优化。特斯拉是不是就会有两套不同的引擎?作为一个电动汽车生产商,特斯拉当然希望有一个国际通用的引擎,而不是两套不同的引擎,对吧?

另外一个是大健康领域的例子。如果我们通过机器学习来让人工智能学习看X光片,它在国外看了很多不同的人种的X光片,学习到某一程度。而在国内,它机器学习到的大多是中国人的X光片。如果可以打通国内外的数据,那么这个人工智能将变得非常国际化。

南都:你还有一个身份是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香港会长,你如何评价目前大湾区数据流通的现状?

杨德斌:说实话,现在还是处于一个缺乏突破的状态。去年国家网信办出台了《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但数据出境必须完成自评估与审批,而且香港与外国都被纳入境外的范畴。

也就是说,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数据流通到香港,这与流通到美国、欧洲是同等难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希望香港可以有一个绿色通道,在数据出境方面能有一个更便利的管理方法。

现在说大湾区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通,前面三项也有一定程序的流动限制,但是限制得比较少。信息流的限制则与外国是一样的,这也需要一个优化的政策。

政府与市民甲乙双方的身份需互换

南都:你一直非常关注智慧城市的发展。作为香港政府数字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此前你曾说过,香港政府希望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如何理解?

杨德斌:我觉得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就是政府要换位思考市民作为使用方的体验。作为政府,不能让市民来迁就你,而是你去迁就市民。甲乙双方的身份需要互换。

以前可能政府的形象是高高在上的,市民为了去拿身份证、驾照,都要去排队,通过繁琐的手续,耗费大量的精力。但是我们现在说的智慧城市“一网通管”就是让政府的不同部门整合起来,让市民最多跑一次,市民是甲方,政府是乙方。政府要考虑如何服务好市民。

南都:你说的甲乙方比喻非常贴切。智慧城市在为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政务平台安全能力不足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你认为,智慧城市的数据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杨德斌:我觉得首先政府需要意识到数据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以为数据泄露等事件是不会发生的。

安全问题就像是矛与盾之间不断博弈,黑客攻击的武器越来越强,那么政务平台的防御手段就需要不断升级,如果你(政务平台)不去升级,很快就被人家(黑客)击穿了。这是一种动态的竞争,安全不是说做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

南都两会报道组出品

策划:程姝雯 潘珊菊 蒋琳

统筹:梁建忠

采写:记者孙朝

 

  一晃,2021年已过半,回首2020年,上市公司都饱经风霜,走过了非常艰难的一个年头。虽然在新冠“黑天鹅”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慧城市的发展,但是随着大数据、物联网、5G技术的不断渗透,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智慧城市行业在2020年也获得了新的发展。今天带大家一起看看在严峻的大环境下,智慧城市概念上市企业2020年度市值排名情况如何。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智慧城市概念上市企业在2020年的市值、股本、涨跌幅等情况。虽然从累计涨幅来看,被卫宁健康以0.13%的优势领先,但丝毫不影响海康威视的整体表现。无论是从总市值数据,还是从2020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来看,海康威视都位居榜首。

  结合海康威视2020年度财报来看,海康威视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635亿,同比增长10%。扣非净利润为128亿,同比增长6%。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因受到疫情冲击而经营困难时,海康威视却取得了可观的增长。

  2021年3月30日,海康威视在“智涌钱塘”2021 AI Cloud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智慧城市数智底座,还正式上线了AI开放平台2.0,在智慧城市上的精彩表现,让人更加期待海康威视2021年的“成绩单”了。

  智慧城市概念上市企业既要担负盈利的压力,还要应对疫情危机,在2020年可谓是经历了重重困难和阻碍。如今,国内疫情逐渐缓解,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小,相信2021年,智慧城市概念上市企业会带来更好的成绩。

 

关于北京“十四五”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征求意见了,并且预计在2025年要建成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以下是部分相关上市公司:

  华体科技(600536):子公司中软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定位于以云计算平台为支撑,通过建立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平台,承载各类智慧应用,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面向不同的城市,提供符合当地需求的智慧应用及相应服务运营。

  太极股份(002368):2016年6月17日,公司收到国务院国资委的核准批复。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0亿元,用于太极云计算、自主可控、智慧城市数据平台等三个项目,其中,中国电科十五所和中电科投资认购金额均不低于2亿元。

  英飞拓(002528):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高端安防产品供应商之一,主要产品为前、后端视频监控系统,传输类产品及出入口控制产品,其中的核心产品矩阵切换器、快球、光端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前二水平。

  泰禾集团(000732):公司计划在科技文旅、特色小镇及智慧城市产业新城等地产项目中,纳入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才及科研团队的创新创业需求的新型业态,以科技创业生态圈的吸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产业创新发展。

  会畅通讯(300578):据公告,会畅通讯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北京数智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5.0006%股权,以及深圳市明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总价10.42亿元;标的公司数智源属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主营业务为向政府、教育、智慧城市等行业客户提供视频融合、视频智能处理、视频大数据等视频数据应用解决方案。

  长亮科技(300348):公司主营业务是提供商业银行IT解决方案与服务,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及相应的系统集成。公司为商业银行提供业务类、管理类及渠道类IT解决方案,拥有34项软件著作权及25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公司专注于为中小银行提供IT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中国软件(603679):公司是一家以智慧城市新场景和文化照明为主要业务的系统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城市照明领域的方案规划设计、产品研发制造、工程项目安装、智慧路灯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并致力于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者和服务商。来源网络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概念上市公司)]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5/30887.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