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问题_股票知识问答_股票黑马推荐_问股网_在线诊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农村的意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小谈如何发展新县城、新农村?

 

1、在建设新县城、新乡村的过程中,务必不能搞一刀切,务必要因地制宜,比如曹县、榷县。环境变好了,才能引来人才,而且这些人才从城市来,用城市眼光发展地方。环境变好了,土地值钱了,农民才会变得富裕。

2、要与现代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联合起来,中国的土地是公有制的,中国的金融也是公有制的,中国金融可以与行政手段一起、相结合(人类历史最有效率的两种动员手段)调动资源。

3、光靠土地不能致富(增人不增地),小农经济养不活,还是要从发展产业,建立新农村的角度着眼。

4、因地制宜也适用于人,以个人的特长参与到新农村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可以用入股、分红的方式),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城镇化”。我们既不需要极端的发展大都市,从农村、县城无节制的吸取资源,也不能将人简单的赶回农村、县城。

5、此前中国大力在“五通”方面,尤其在5G(尤其是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方面的发展和建设,为今天建设新农村、新县城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我们不去刻意追求“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强调人员的自然、自愿流动。

 

●小谈发展新县城、新农村重要战略意义

 

1、既有内循环考虑,更有最低内循环考虑。

2、内循环(西方继续选择被动“河渡人”,不摊牌,人员交往断绝但贸易维持)更多指向我们的产业升级,完成工业化(农民致富为标准),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只有农村现代化中国才算完成现代化。

3、最低经济内循环(摊牌、满地鸡毛、斗争白热化),那么新农村就是“压舱石”,大家回到县城去,回到农村去,很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很多供应链要转向县城、农村层面去维持,去完善。

4、随之而来的,随着新农村,新县城的建立,随着新产业的发展,更多的物资和财富被生产,这样中国的金融实力就得到扩展,这又反过来可以更好调动资源、发展技术。只有中国的金融服务实体生产,中国才可以维持低通胀,维持高信用,最终成为世界取代美元的硬通货,直到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的支援。

5、中国的优势,有人口,有市场,土地国有化,有人才。比如这一次的新能源的,智能的“汽车下乡”的广大市场或就在农村。农村具有“后发优势”,比如很高的生活品质,也是建设新农村的亮点。

 

 

以上节选东方时事解读

“美丽乡村”建设其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它的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绿色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国的绿色发展;没有美丽乡村建设,也不会实现美丽中国。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并围绕加强村庄规划建设进行了部署。

 

村庄规划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详细规划,是乡村地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各项建设活动的法定依据。在更高起点上科学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是统筹引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性工作,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各地围绕编制实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进行探索,持续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空间保障。

 

即将举办的最新一期国土空间规划 UP论坛,拟聚焦村庄规划开展研讨交流。《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村庄规划新图景”专栏,陆续推出各地特色经验,首批刊登的是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浙江省杭州市的做法。

 
 
 

 

 

江苏

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建设行动意义重大、内涵丰富、任务众多,需要发挥规划引导和管控作用,确保各项建设依法依规有序开展,避免资金浪费和低效投入。本文以江苏省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村庄规划实践为例,介绍该省的村庄规划实践如何集成运用和释放自然资源政策红利,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探索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实施路径。

 

聚焦乡村空间优化,系统谋划乡村发展

 

庆丰村人居环境质量一般,存在“城乡两栖人口”“空心村”现象,可用于成规模进行乡村建设的空间有限。近年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现,庆丰村开始出现人口回流,乡村建设需求持续旺盛,与耕地保护的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按照半年以上无人居住的农房即为闲置宅基地的认定标准,该村闲置宅基地占比19%,部分自然村甚至达到50%以上,大量闲置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为加强市县域统筹,近年来江苏积极构建“镇村布局规划+村庄规划”的乡村规划体系,注重从城镇化发展、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等宏观视野谋划村庄发展和布局。在县域层面通过编制镇村布局规划,明确自然村庄分类布局,确保村庄发展方向“不跑偏”,避免过程性浪费和无效投入。在村庄层面强调因地制宜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明确村庄用地布局、建设安排和风貌管控等要求,确保村庄规划建设“不走样”。其中镇村布局规划确定的规划发展村庄(包括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村庄),是未来乡村发展和人口集聚的主要空间载体,涉农资金项目、新增用地等资源要素都应向规划发展村庄倾斜。

 

为此,庆丰村在村庄规划中重视聚焦乡村空间优化,系统谋划乡村发展。通过加强县域统筹,分类引导乡村建设;结合解读上位规划,掌握村民实际需求;通过优化用地布局,实现“减量化”发展;通过衔接设施体系,精准配套公共服务。

 

依据《溧阳市镇村布局规划》,庆丰村重点围绕村域内9个相邻的规划发展村庄(含4个集聚提升类和5个特色保护类村庄)重点建设。同时,根据镇域统筹,庆丰村还需承担一部分其他村的农民安置需求。为准确摸清需求,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庆丰村在村庄规划编制中,先期开展了农民意愿调查,确定未来进城、入镇、留村的农民数量和比例,初步掌握乡村建设需求规模,为后续用地指标安排和村庄规划设计打好基础。

 

以“落实上位要求+谋划自身发展”为导向,庆丰村在规划中优化村庄全域全要素用地布局,优先落实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和交通水利等用地布局,结合村民意愿确定重点建设区域(规划发展村庄)规模。通过空间腾挪和划定建设控制区,实现建设用地规划减量19.20公顷,促进农业空间集中连片和增值增效。依据《溧阳市镇村布局规划》,庆丰村的公共服务设施不仅服务本村,同时也服务外围乡村和游客。通过细化分析,初步明确需要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类型,便于在后续村庄规划中做好项目策划和落地安排。

 

运用渐进式更新思维,盘活乡村存量资源

 

庆丰村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以渐进式更新思维,盘活乡村存量资源。在建好存量资源台账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原有宅基地和空闲地,注重把规划作为政策实施平台,集成和释放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红利。

 

结合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庆丰村以自然村为单元,建立宅基地信息统计村卡,掌握产权人相关信息。灵活采用存量空间插建、旧村拆迁重建、增量用地新建等形式,以乡村有机更新保护传承乡村田园风貌;在现状调查掌握闲置用地信息的基础上,划定复垦和更新区域;挖潜规划发展村庄内空闲地潜力,划定宅基地插建区;最终通过规划统筹,存量空间挖潜建设的农房数量占总量的45%,有效盘活了村庄闲置资源。

 

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庆丰村划定“使用权入股型村庄”空间范围,提出此范围内可以宅基地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将存量宅基地用于公共服务或经营性产业功能,并探索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既满足了农民生活需求,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为村民分享收益创造了条件。

 

强化村庄规划设计,有效指导乡村建设

 

庆丰村的村庄规划注重规划与设计的融合,统筹做好村域空间优化和自然村庄规划设计。通过运用规划设计手段加强乡村风貌塑造,通过运用“图则管控”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控,通过详细设计支撑土地精准供给,通过加强农房设计展示引导农民合理建房。这样既有利于更加精准地配置用地指标,也为建设项目提供了更加详细的规划管控引导,还可通过设计语言充分展示未来美好蓝图。

 

规划编制团队在庆丰村同步开展村域规划和村庄设计,明确村庄风貌特色和空间形态等管控要求。依托规划发展村庄,采用“里坊”作为居住单元,形成在原有庄台上“生长”出来的规划设计方案,保护延续了乡村传统风貌和肌理。在方案基础上划定村庄建设边界,形成村庄用地规划图,精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上图位置和规模。

 

该规划在图则中明确新增用地和存量插建用地的相关规划指标,并提出建筑风貌、设施配套等引导要求。其中,重点围绕新增用地设置用地性质、建筑高度、面向人群、风貌控制等要求,明确宅基地“准入”门槛以保障农民权益。

 

此外,该规划充分考虑建设难易程度、村民搬迁意愿等,合理确定各用地组团边界及建设时序,指导用地指标分期投放。鉴于当前用地指标紧张,规划提出“长远规划、分批报备、分步实施”的设想,将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分解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投放到近期启动建设的区域,保障村庄规划审批和省级报备入库。后续如建设需求旺盛,可追加用地指标,用于村庄规划动态更新和报备实施。

 

作者:朱凤武 赵雷 闾海

单位: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广西

探索全民参与村庄规划编制

作为欠发达省区,面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形势和自然资源全域全要素管理的新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中,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探索政府领导、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乡镇主责、村民主角、专业技术力量支撑的全民参与低成本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模式。目前,广西已累计完成3400多个村(含3.6万余个自然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占各市县上报有条件、有需求应编制数量的60%左右。

 

全民参与的低成本规划编制模式

 

广西积极有序推进有条件有需求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统一技术标准,探索“规划调查全民问答、规划编制全民参与、规划审批全民知情、规划费用全面下降”的低成本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模式。

 

在技术标准层面,广西出台了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数据库标准和审查要点等系列规程规范,明确各地可因地制宜编制完整型村庄规划或按照“一村一图一表一则”要求编制简易型村庄规划。针对暂时还未编制村庄规划的区域,提出了制定村庄规划设计通则或农房建设规划管控办法等路径,解决乡村规划许可无据可依的难题。

 

广西自然资源厅坚持规划引领,落实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协调发展改革、乡村振兴、财政等部门,从省级层面统筹落实村庄规划编制奖补资金,解决市县规划编制经费保障难题。目前,已协调落实3亿元奖补资金用于支持各市县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广西厅坚持科技赋能,组织研发了村庄规划编制手机 APP和村庄规划编制软件,通过资料共享、规划共编、软件互联、成果互补、技术互助等,方便村民使用手机 APP提出规划需求、查阅规划方案,解决了在外打工的村民参与规划难的问题。手机 APP用实景三维和高清影像图直观展示现状和规划对比,让村民和基层干部更加直观地读懂和使用规划,大幅提高了群众在村庄规划编制实施中的参与度。

 

为了凝聚规划行业力量,广西在省级层面出台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办法,建立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制度,组织乡村规划师入镇驻村协助乡镇组织规划编制,为村民宣讲政策,手把手教村民使用村庄规划编制手机 APP,充分发挥了村民、政府、技术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北流市村庄规划实践:“把规划还给乡村”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全市辖25个镇(街道)、311个村(社区),总人口156万,连续6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和“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是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广西厅加强对北流市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工作,北流市强化全市统筹,积极应用低成本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模式,截至去年底,该市累计编制完成村庄规划118个,覆盖率位居广西第一。

 

北流市坚持把村庄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村庄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形成“市统筹、部门指导、镇实施”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结合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开展村庄分类和布局研究,加强统筹,从市域层面确定各村庄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和建设标准,引导村庄空间合理布局,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指导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该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充分用好用活广西厅协调下发的奖补资金,积极协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优先安排积极开展村庄规划的乡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确保规划一个建成一个,形成村村编规划、争项目的良好局面。在广西厅的统筹协调下,北流历年累计获得自治区村庄规划奖补资金1028万元,用于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

 

北流有6个村被遴选作为广西首批以乡镇和村民为主体的低成本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以广西厅组织研发的规划编制软件和手机 APP,以及自治区统一整理并标准化处理推送的数据辅助规划编制,大幅降低村庄规划编制成本。通过充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编制团队根据各村实际,精简制图,规划成果采用简化的“一村一图一表一则”形式,减少设计单位工作量,缩短编制时间,进而减少规划编制经费,编制完成简化实用、成本较低兼具北流特色的村庄规划。

 

通过编制村庄规划,该市梳理挖掘可腾退的闲置宅基地等建设用地潜力,并以现状建设用地使用和增长情况预留未来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统筹安排本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布局、用途和规模,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盘活闲置建设用地、流转整治撂荒地等途径,盘活“沉睡”的农村土地资源,大幅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在规划实践中,北流各试点村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在“把规划还给乡村,把设计还给农民”的理念指引下,积极动员回乡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民理事会党员义工、群众志愿者、后盾单位、包村镇干部、村干部等队伍,引导群众充分参与乡村规划全过程。乡村规划师以“1个规划师挂点1个镇”的形式分配到各镇,进村入户,并借助村庄规划编制软件和手机 APP,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发动村民从规划编制、项目策划、建筑设计、施工建设等全方面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全过程,确保规划编制和实施接地气、顺民意。

 

下一步,广西将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始终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通过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助力乡村振兴,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阳柳凤 叶科峰 梁展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杭州

面向共同富裕的乡村规划实践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乡关系全面重构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的背景下,乡村地区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在资源要素紧约束的发展背景下,如何统筹城乡要素资源,以国土空间规划促进乡村联动发展,实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共同发展?杭州以共富带和乡村单元为抓手,统筹推进规划全域覆盖与资源要素优化整合,从发展路径、规划对象和治理思维三个方面入手,探索乡村地区从空间集聚走向空间均衡的共同富裕发展路径,并对标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在乡村地域的管控层级,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体系的城乡统一。

 

发展路径:通过集聚走向均衡

 

共同富裕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在区域层面需要将要素向资源禀赋优越的乡村重点片区集聚,将其孵化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空间。再以优势片区为依托,通过区域协同来共享区域发展成果,保障所有主体发展机遇与发展权利的基本均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为此,杭州在市域层面规划共富带,锚定乡村共富网络空间格局,明确总体乡村振兴格局。以淳安县下姜村、余杭区青山村等富有发展潜力和特色历史人文资源的乡村为主体,将周边景区景点等生态景观资源,沿江、沿溪、沿谷、沿路串珠成链,点轴联动,形成全域“一环十六带”的乡村共富带格局,优先保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重点植入休闲旅游、运动康养、创新创业、文化创意等功能,实现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国土空间优化和资源要素整合。特别是位于杭州西部山区的偏远乡村,更需要在共富带的框架下强化基础设施支撑、聚集发展动力。如临安湍口温泉和淳安临岐中药共富带,围绕康养主题形成跨区域的发展联动。

 

规划对象:从单个村庄走向乡村群

 

共同富裕导向的乡村规划对象,不再限于单个村庄,而是乡村群;以乡村单元模式,引导乡村从单打独斗到多个村庄抱团发展。杭州从乡村发展与治理体系重构的角度出发,对标城市控规单元,构建乡村单元规划框架体系,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详细规划全域全覆盖。将共富带上的发展节点作为乡村单元内的重点村,通过乡村单元详细规划实现重点村与周边乡村的联动发展,引导人口、土地开发指标、资本等要素资源向重点村集聚,进而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要素整合优化。

 

在淳安县汾口镇乡村单元详细规划中,杭州积极探索,打破村庄行政边界,对单元内7个建制村进行统筹规划,采用联村共建、产业共兴、生态共治、设施共享的方式,实现单元内强村带弱村、山水林田共享的目标。在单元层面,利用“三调”、林业调查、耕地调查等数据,构建完整的“乡村单元数据库”;针对淳安水环境安全、林地适宜性等地区特征,开展基于底线思维的生态环境评价,识别关键生态问题,共同做好生态保护与修复,科学指导村庄规划;以村村共享、主客共享、高效协同的思路设置共享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增配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单元—建制村—自然村”三级设施配置,引导村级服务设施与旅游设施的复合集约利用。

 

治理思维:引导乡村空间与治理体系重构

 

共同富裕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在引领发展的同时进行高质量管控,传导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的治理要求。一方面,作为详细规划,乡村单元详细规划的规划深度与城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标,传导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控制要求。另一方面,考虑到乡村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乡村建设管理与城市的差异性,乡村规划留有与农村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适度管理弹性。

 

为此,杭州的乡村单元详细规划构建了区别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乡村规划管控方式,以空间资源配置与用途管制等手段引导乡村空间与治理体系重构,主要通过用途管制分区、指标留白、功能留白、虚位管控等,形成乡村单元不同于控规单元的管控方式。

 

杭州乡村规划中的用途管制分区,以临安区仙人塘村村庄规划为例,该规划形成了用途管制分区及规划“一张表”,细化了农业和生态地区的用途管制规则与管控要求。

 

指标留白指的是,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可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村民居住、农村公共公益设施、零星分散的乡村文旅设施及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用地均可申请使用。

 

功能留白是对一时难以明确具体用途的建设用地,暂不明确规划用地性质;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时落地机动指标、明确规划用地性质,项目批准后更新数据库。在规划图上可表述为“留白用地”。

 

虚位管控,是对暂时无法明确具体地块及规模边界的项目,采用“点位”“虚位”预控的方式,表达意向性位置;后续可根据实际需求,准入符合管制要求的设施,再确定具体边界、规模、指标和相应的规划管控要求。如在钱塘区河庄北乡村单元详细规划中,通过虚位管控方式预留新增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并在区块图则中明确规模与空间位置布局要求。

 

作者:章建明 沈乐毅 江佳遥

单位: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文字编辑: 阎炎

新媒体编辑:赵志坤

 
 
 
 
 

 

 

三农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多年来也备受党和国家的重视,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到三农问题。今天看到一个数据,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65.2%,这是一个可喜可贺、令人倍受鼓舞的数据,但应该看到,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大玩政治操弄,对我国进行全方位围堵的情况下,全力推进农村改革,提振经济、恢复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就是一个有力的抓手。农村的问题非常复杂,我谈一点关于农村改革的设想,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成果,全面实行城乡居民一元化管理。目前虽然从形式上已经没有“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但由于各项配套政策的跟进与落实尚需时日,事实上农村居民目前的社会化福利保障与城市居民相差甚远,国家应该加大宣传与政策扶持力度,消除依附在户口性质上的医疗、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差别待遇,给予农村年满60岁或60年代前的居民以国企员工或事业单位职工同等福利待遇,未达到退休年龄的,按“视同缴费年限”区别执行。农村居民可以进城务工,也可以就近进入农业公司上班,根据劳动合同享受相应薪资及福利。城市居民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进入农业公司上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无差别的一元化管理。

二、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组建农业合作社或农业公司。将农村原分配给个人的田地全部收归集体所有,由耕种经验丰富、年富力强且创业意愿强烈的农民组成农业合作社或农业公司,也可由其他有经济实力的公司承包经营,附近村庄的居民根据意愿与农业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就业,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化福利待遇。农业合作社或农业公司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耕地红线保护制度,不得擅自改变耕地性质与用途,不得撂荒耕地,违法违规行为在责令恢复原状的同时从严从重处罚。

三、大力推动撤村并乡,建设集镇,实现城市市政建设对农村的全覆盖。在耕地收归集体的同时,根据各地实际,大力推动撤村并乡,将原有的自然村落按行政建制,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原村集体住宅用地的范围内,合理调整用地,选择一处集中建设新农村集镇(一个村落集中到一栋楼,拆除的原住宅按一定政策补偿回迁,国家给予一定补贴,超出补偿标准的面积以成本价出售,也可拿出少量住房以市场价面向城市居民销售)。将原村落中的古建筑、古树、有年代的典型民居收归集体作为将来的旅游资源加以保护(给原拥有者一定的股份),统一建设陵园与祠堂,其他建筑与墓地全部拆除,原用地或改作耕地,或留作旅游资源开发用地。在建设新农村集镇的同时,规划建设相配套的市政设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村的全覆盖,让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国家经济建设的红利。原村委会转型为新农村集镇的管委会或街道办事处,行使相应行政职能。

四、城市化运作集镇与农业公司,取消种粮补贴,重新收取农业税。耕地流转为农业合作社或农业公司后,进入市场化运作,国家可取消种粮补贴并按国家规定统一收取农业税(纳税主体变更为耕种田地的合作社或公司,不再面向农民征收)。为保持粮价稳定,国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中粮集团或其他国企深度参与农业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新农村集镇按城市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后也由各市场主体一并进行市场化运作,并依法向国家纳税。农业合作社或农业公司可以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与科学技术,发展特色农业,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化、机械化、智能化。

五、因地制宜挖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这一步要在上述工作完成并成熟运行三至五年后实施,因为土地流转与撤村并乡建设集镇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矛盾需要化解,旅游资源的挖掘、培育也需要一段时间沉淀,当地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周边城市的辐射与带动,经过沉淀并与周边城市互动交流后形成的旅游项目,才能更好地与城市协调共生。

以上是对农村进行全面改革,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一般设想,思考不深入,存在不严谨的地方,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性的环节没涉及到,可以进一步探讨完善,就当是抛砖吧!欢迎大家拍砖!

[新农村的意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引用地址:https://www.gupiaohao.com/202304/27965.html

tags: